2007年12月31日 星期一

一個非常好用的Java程式編譯器



寫Java程式時通常都是用Windows Xp的記事本才可進行有關撰寫有關Java程式, 當然, 你本身是有必要到Sun MicroSystem公司的官方網頁下載有關最新版本的編譯器(如Compiler就用Javac.exe而成為.class, 如果編譯成功的話就用Java.exe來run .class),但最近看了台灣學者洪維恩教授所著的Java物件導向程式設計一書中所提供的免費軟件JCreator LE, 個人今天利用此軟件來重溫昨天的程式碼時覺得非常之有用, 值得向大家推薦一下, 就我所知道雖然SunMicroSystem公司有開發一種名為NetBeans來寫Java程式, 但過去我用這軟件來寫Java感覺非常之繁瑣, 因為此軟件是給Java程式高手中的極品來使用, 所以做人不要太懶啦!!
有關JCreator Le是由Xinox Software公司出品, 有興趣的話不妨去他們的官方網頁看一看吧!!!


2007年12月30日 星期日

又是胡敏珊


無意中給我找到, 真的是好正!!!!

2007年12月28日 星期五

使用 Google 搜尋網路攝影機的鏡頭


google 又一殺手級的應用,就是可以搜尋網路攝影機的鏡頭,讓你看到世界各地即時攝影的畫面,只要在Google 搜尋「inurl:"ViewerFrame?Mode="」,就可以找到數以百計的攝影鏡頭,不止可以讓你瀏覽世界各地的風景,搞不好會找到你意想不到的內容。




inurl:"ViewerFrame?Mode="

2007年12月27日 星期四

這個玩意應該極好玩


是一個黑客War Game
唉....無時間研究....

2007年12月26日 星期三

以下為轉貼文章


投名狀故事的原型:


清末四大奇案之「刺馬」案新解2007/02/01 12:20作者:高尚舉1870年8月23日,江甯─今南京─將軍魁玉飛章入奏:兩江總督馬新貽遇刺身亡。慈禧太后驚問:「這事豈不甚奇」曾國藩誠惶誠恐地回答:「這事很奇。」由於案犯張汶詳供詞閃爍,主審大員奏案含糊,此案一拖半年之久不能結案,於是各種傳聞蜂起,使此案更加撲朔迷離,後人稱之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魁玉擔綱初審魁玉的奏摺8月28日到京,同治帝覽後「實深駭異」。兩江總督竟在督署重地被刺身亡,實在是對風雨飄搖的清王朝的一次衝擊。29日,清廷連發四道諭旨:「務將因何行刺緣由及有無主使之人一一審出,據實奏聞。」清廷一開始就意識到此案的嚴重性,現在又懷疑非張汶詳一人所為,因此連下諭旨,口氣越來越嚴厲。魁玉審理刺馬案月餘,每次奏報幾乎不離「一味閃爍」,「語言顛倒」,「一味支離」。那麼張汶詳「閃爍」的是什麼「支離」的又是什麼呢?魁玉沒有奏報。說穿了,恐怕不僅僅是張汶詳在支離,魁玉等承審大員也在支離吧!張之萬馳赴江寧會審9月25日,張之萬收到吏部咨文,赴江寧與魁玉會審。連審數日,並沒用刑。馬新貽親信、參與會審的孫衣言、袁保慶十分不滿,要求嚴刑訊究。張之萬不軟不硬地說:「案情重大,不便徒事刑求。倘未正典刑而瘐死,誰負其咎。」老奸巨滑的張之萬很清楚,這個案子不管怎樣審,怎樣結,都是兩頭不落人。審不出主使人,馬家不願意,朝廷更不滿意。審出主使人,不是得罪的人更多嗎!而且這些人也可能把自己「做掉」,豈不更悲?於是他採取拖延戰術,慢慢地審,耐心等待調補兩江總督的曾國藩的到來。12月12日,張之萬、魁玉奏道:「兇犯張汶詳曾從發撚,復通海盜,因馬新貽前在浙撫任內,剿辦南田海盜,戮伊夥黨甚多。又因伊妻羅氏為吳炳燮誘逃,曾于馬新貽閱邊至寧波時,攔輿呈控,未准審理,該犯心懷忿恨。適在逃海盜龍啟澐等復指使張汶詳爲同夥報仇,及為自己泄恨,張汶詳被激允許。……本年 七月二十六日 ,隨從混進督署,突出行兇,再三質訊,矢口不移其供,無另有主使各情,尚屬可信。」張之萬、魁玉的奏結看來還算順理成章,但最後露出了破綻。人命關天的法律文書,行文時竟用「尚屬可信」四字,不知是何用心。上諭除令曾國藩速回江寧外,再派刑部尚書鄭敦謹作為欽差大臣攜隨員赴江甯複審。不僅主審大員撤換,就連司員也全部更換,既顯示出朝廷處理此案的決心,也反映出對前審案人員的不滿和失望。曾國藩、鄭敦謹復審曾國藩磨磨蹭蹭,就是不起程,似乎對回任兩江毫無興趣。其實他一直密切關注江寧的事態發展,非常關心那個背後主使審出來沒有。江蘇巡撫丁日昌每時每刻都在傳遞著江寧案審的消息,且時論的發展對丁極為不利,有人說馬新貽被刺,是因為督撫不和。朝裡也是沸沸揚揚,太常寺少卿王家壁直指馬新貽被刺與丁日昌有關,他再次上奏說:「江蘇巡撫丁日昌之子被案,應歸馬新貽查辦,請托不行,致有此變。」所謂丁日昌之子案,即1869年10月5日,太湖水師勇丁徐有得、劉步標陪同哨官王有明到蘇州看病。夜二更,徐、劉閑遊妓館,正遇丁日昌之子丁惠衡,侄丁繼祖,與家丁等同遊妓館,雙方發生爭執。遊擊薛蔭榜帶親兵胡家嶽、丁玉林、丁日昌族人巡夜,看其滋事,責徐有得40軍棍。徐不服,又遭重責,4天後徐有得因傷死亡。丁日昌看到子侄閑遊妓館滋事,致勇丁被責釀命,不得不上奏,自請議處。上諭命馬新貽審理此案,丁繼祖投案,丁惠衡傳喚未到。據丁日昌說,丁惠衡夜裏越牆逃匿,不知去向。此案因丁惠衡拒不到案,一直拖到1870年7月6日才結案。此案結案後40多天,馬新貽被刺,此時丁惠衡仍未歸案。故有太常寺少卿王家壁之奏。丁日昌眼看大火要燒到自己身上,如坐針氈,他希望曾國藩回來主持江寧刺馬案的審理,曾國藩畢竟曾是自己的東家,許多問題自會由他擺平。1月2日曾國藩抵達江寧,14日,接印視事。從清廷調他任兩江總督,到他正式上任,曆時3個多月。第二天上午,張之萬急急忙忙交接案件,下午就匆匆跑回清江浦去了。曾國藩很沈得住氣,一直到鄭敦謹抵江寧,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從未主持過審理案件。只在鄭敦謹來到的前一天,他才調閱案卷,記下有關案犯的名字。這段時間裡他在幹什麼呢?一是接客聊天,二是看《閱微草堂筆記》。如果說這兩個多月有關於刺馬案的活動,那就是他給馬新貽作了一幅挽聯,前往吊唁了一番。他對這個案子為什麼一直採取拖延回避的態度?恐怕有深層次的原因。鄧之誠在《骨董三記》中說:「國藩不欲深求,必有不能深求者在。」2月18日,鄭敦謹抵江寧,隔一天即正式審案。鄭敦謹雄心勃勃,非要把這天下疑案審個水落石出不可,也不枉他那個「鐵面無私」的稱號。連訊14天,該犯一味狡賴,毫無確供。與鄭敦謹並坐正堂的曾國藩,一直默默地聽著很少發問,最後對鄭敦謹淡淡地說:「將來只好仍照魁、張二公原奏之法奏結。」此時鄭敦謹一切都明白了,難怪自己連審14天,終沒有結果,原來他們早已設計好了。他心裡涼了半截,原來這案子是不能深究的。他打定主意,熬審不用刑,堂威喊得震天響,那是做給別人看的。孫衣言、袁保慶可是坐不下去了。孫衣言看著吃得白白胖胖的張汶詳,對鄭敦謹說:「賊悍且狡,非酷刑不能得實。」鄭搬出魁、張的法寶堵孫的口,不過話說得更好聽一些。3月19日,鄭、曾聯銜上奏,奏結比張之萬、魁玉原來的定擬敘述更加詳細,取供、采證、行文更加縝密,但基本內容不出前者。所不同的是:第一,特別強調張汶詳「聽受海盜指使並挾私怨行刺」,「實無另有主使及知情同謀之人」。第二,對張汶詳量刑更加殘酷,除了「按謀反大逆律問擬,擬以凌遲處死」外,又增加了一條「摘心致祭」。當鄭敦謹、曾國藩擬好奏結,要孫衣言、袁保慶簽字畫押的時候,這二位拿出了殺手,拒絕在奏結上「書諾」簽字。不過,鄭敦謹、曾國藩是何等人物,他們也有應對的辦法。他們在奏結中根本不提孫衣言、袁保慶參加會審一事,把朝廷蒙在鼓。鐧,在上奏的同時,把供招抄錄分送軍機處、刑部存案。鄭、曾這一手很厲害,首先存案,造成既定事實。意思很明白,這是最後定案。鄭、曾在另外的夾片中使用的措詞仍然是:「該犯供詞,尚屬可信。」這一措詞是張之萬、魁玉在原擬中使用的,為此清廷斥責他們,「不足以成信讞。」而今鄭、曾使用,倒不為過,人言人殊。朝廷最終也不得不接受這一事實。3月26日,諭旨下達,肯定了鄭、曾的奏結。4月4日,曾國藩奉旨監斬,將張汶詳淩遲處死,並摘心致祭。孫衣言不爭一時爭千秋,他在給馬新貽寫的神道碑銘中,慷慨激昂,秉筆直書,「賊悍且狡,非酷刑不能得實,而叛逆遺孽,刺殺我大臣,非律所有,宜以經斷,用重典,使天下有所畏懼。而獄已具且結,衣言遂不書諾。嗚呼衣言之所以奮其愚戇為公力爭,亦豈獨為公一人也哉。」孫衣言的文章一出,震驚朝野,輿論大嘩,就連慈禧太后也知道其中大有隱情。但是,總不能為了一個死人,去動搖大清江山啊。斯人已作古,讓他去吧,無非加恩賜恤,以慰忠魂。終覺疑案之未明時人傳言,張汶詳刺殺馬新貽的根本原因,是因為馬新貽漁色負友,張汶詳為友復仇。果真如此,孫衣言、袁保慶作為馬新貽的親信,自始至終都參加了審訊,那麼,魁玉、張之萬給他設計了一個「海盜挾仇報復」的結案,不是更體面嗎?何以苦苦追求,以得確供呢?再說馬新貽的四弟馬新祐自幼跟隨左右,直到馬新貽被刺身亡,馬新貽的事情他是再清楚不過了。如果馬新貽因漁色負友而遭刺殺,已經給他一個體面結局,馬新祐為此應該感恩不盡,為什麼一直悲呼終覺疑案之莫明,希望時人和後人給以研討呢?其實鄭敦謹心裏很明白,他只能以苦笑對之。未等聖旨下達,更沒等張汶詳正法,他憤然離開了江寧。曾國藩送他程儀,他分文不收,兩個隨行郎中伊勒通阿、顏士璋每人收了500兩銀子。曾國藩和司道各員送他到江邊,他板著面孔,頭也不回地揚帆而去。鄭敦謹的兩個助手回京後悄然而失。6月,顏士璋被放到蘭州,雖是給了一個沒有實缺的知府,與充軍流放所差無幾,不久回籍賦閑。伊勒通阿,8月19日「給全俸以養餘年」也回老家去了。所有這一切,都使人們感到背後有一股強大的勢力,有一雙無形的手在左右著這一切。有人說是慈禧太后。不,慈禧太后沒有理由殺一個既無兵權,又不屬于任何派系的馬新貽。正是她,同治七年召見馬新貽,密旨馬新貽調查湘軍攻陷天京後太平天國金銀財寶的去向。太平天國經營10年,各種糧餉自不必說,天王府金銀財寶堆積如山,其他王府、將軍府也有不少收藏。曾國荃攻陷天京,縱湘軍搶掠數天。為了滅跡,又放了一把火,大火燒了幾天幾夜不息。湘軍均飽私囊,大車小輛向湖南老家運送財物,幾年中,湘軍子弟搶購土地遍及湘鄂。朝野議論紛紛,恭親王頗有微詞,慈禧太后心中不快。尤其令朝廷坐臥不安的是,十幾年來湘軍的實力迅速膨脹。太平天國失敗後,人們傳言曾國藩有野心,其實他的部下早就慫恿他謀取帝位。在與太平軍作戰時,清廷不得不依重湘軍,但是,如今太平軍被「蕩平」了,她能允許曾國藩在江南坐大嗎?東南臥著一隻虎,她睡覺也不安心。於是她把曾國藩調離江甯,派馬新貽任兩江總督,迅速裁撤湘軍。江寧是湘軍攻下來的,兩江一直被湘軍視為私地,他們在那裏經營了數年,豈能輕易讓給馬新貽。馬新貽幾十年來一直沒有自己的軍隊,了然一身來到江寧,如入龍潭虎穴。馬新貽被刺,朝廷心中明白,為了不致激起兵變,動搖清王朝的統治,趕緊調曾國藩回蒞江寧坐鎮。從此,兩江總督寶座長期掌握在湘系手中,其他人不敢問津。太平天國失敗後,湘軍的劣根性充分暴露出來,他們比土匪還要兇殘,明目張膽地肆疾搶掠。左宗棠直言不諱地批評湘軍,他認為這都是胡林翼為了一時對付太平天國,招募劇盜所致。曾國藩對湘軍的為非作歹也很清楚,他說:「余設立水師,不能為長江除害,乃反為長江生害。」清末施行裁勇改兵制度以後,幾萬湘軍士卒被裁撤,其中不乏將領。這些人並不回鄉務農,而是到處遊蕩擄掠。有些人參加了哥老會,有些人本來就是哥老會成員。湘軍裁撤擴大了黑勢力,散兵遊勇又與黑勢力結合,成為社會的一大公害。馬新貽在懲治散兵遊勇時非常嚴厲,尤其是他任命以剽悍著稱的袁保慶為營務處總管,抓到為害百姓、有非法行為的散兵遊勇即就地正法。散兵遊勇和黑勢力對他恨之入骨。那個曾給孫衣言透過口風的顏士璋頗有心計,他寫了一本《南行日記》,記述了赴寧的全部過程。據他的曾孫顏牧臯說,日記中寫道:「刺馬案與湘軍有關。」「刺馬案背後有大人物主使。」張汶詳刺殺馬新貽,在警衛森嚴的督署重地一撲而中。馬新貽被刺後,立即有「刺馬案」戲文上演,而且正值鄉試,安徽學政殷兆鏞出試題,竟然寓其譏諷,喬松年也來湊熱鬧,寫了一首歪詩作證,湘軍將領給張汶詳立碑等等。所有這一切都說明刺馬案是一件有計劃、有組織的政治謀殺事件。從案件的實施,到輿論的有力配合,以及對審案的精心策劃和對結案的精明設計,都說明它出自高人之手。馬新貽被刺身亡,又有身後之玷,人們津津有味地談論著桃色緋聞,而且又有爲友復仇,義薄雲天的俠義故事,迎合人們獵奇的心理,適應玩家的口味。若馬新貽不死,也是百口莫辯。史家亦是望而卻步,因為誰也不願意去為一個漁色負友的小人辯白,冤不冤由他去吧。妙哉!高明哉!湘軍及其首腦們痛痛快快地給社會開了一個玩笑,也把歷史玩於股掌之中。


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

初學者入門:Java學習要有的30個目標



本文將告訴你學習Java需要達到的30個目標,希望能夠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對比一下自己,你已經掌握了這30條中的多少條了呢?  1.你需要精通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OOA/OOD)、涉及模式(GOF,J2EEDP)以及綜合模式。你應該十分了解UML,尤其是class,object,interaction以及statediagrams。  2.你需要學習JAVA語言的基礎知識以及它的核心類庫(collections,serialization,streams,networking, multithreading,reflection,event,handling,NIO,localization,以及其他)。  3.你應該了解JVM,classloaders,classreflect,以及垃圾回收的基本工作機制等。你應該有能力反編譯一個類文件並且明白一些基本的彙編指令。  4.如果你將要寫客戶端程式,你需要學習WEB的小應用程式(applet),必需掌握GUI設計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桌面程式的SWING,AWT, SWT。你還應該對UI部件的JAVABEAN組件模式有所了解。JAVABEANS也被應用在JSP中以把業務邏輯從表現層中分離出來。  5.你需要學習java數據庫技術,如JDBCAPI並且會使用至少一種persistence/ORM構架,例如Hibernate,JDO, CocoBase,TopLink,InsideLiberator(國產JDO紅工廠軟體)或者iBatis。  6.你還應該了解對象關係的阻抗失配的含義,以及它是如何影響業務對象的與關係型數據庫的交互,和它的運行結果,還需要掌握不同的數據庫產品運用,比如racle,mysql,mssqlserver。  7.你需要學習JAVA的沙盒安全模式(classloaders,bytecodeverification,managers,policyandpermissions,codesigning, digitalsignatures,cryptography,certification,Kerberos,以及其他)還有不同的安全/認證 API,例如JAAS(JavaAuthenticationandAuthorizationService),JCE (JavaCryptographyExtension),JSSE(JavaSecureSocketExtension),以及JGSS (JavaGeneralSecurityService)。  8.你需要學習Servlets,JSP,以及JSTL(StandardTagLibraries)和可以選擇的第三方TagLibraries。  9.你需要熟悉主流的網頁框架,例如JSF,Struts,Tapestry,Cocoon,WebWork,以及他們下面的涉及模式,如MVC/MODEL2。  10.你需要學習如何使用及管理WEB伺服器,例如tomcat,resin,Jrun,並且知道如何在其基礎上擴展和維護WEB程式。11.你需要學習分佈式對象以及遠程API,例如RMI和RMI/IIOP。  12.你需要掌握各種流行中間件技術標準和與java結合實現,比如Tuxedo、CROBA,當然也包括javaEE本身。  13.你需要學習最少一種的XMLAPI,例如JAXP(JavaAPIforXMLProcessing),JDOM(JavaforXMLDocumentObjectModel),DOM4J,或JAXR(JavaAPIforXMLRegistries)。  14.你應該學習如何利用JAVAAPI和工具來構建WebService。例如JAX-RPC(JavaAPIforXML/RPC),SAAJ (SOAPwithAttachmentsAPIforJava),JAXB(JavaArchitectureforXMLBinding),JAXM(JavaAPIforXMLMessaging), JAXR(JavaAPIforXMLRegistries),或者JWSDP(JavaWebServicesDeveloperPack)。  15.你需要學習一門輕量級應用程式框架,例如Spring,PicoContainer,Avalon,以及它們的IoC/DI風格(setter,constructor,interfaceinjection)。  16.你需要熟悉不同的J2EE技術,例如JNDI(JavaNamingandDirectoryInterface),JMS (JavaMessageService),JTA/JTS(JavaTransactionAPI/JavaTransactionService),JMX (JavaManagementeXtensions),以及JavaMail。  17.你需要學習企業級JavaBeans(EJB)以及它們的不同組件模式:Stateless/StatefulSessionBeans,EntityBeans(包含Bean- ManagedPersistence[BMP]或者Container-ManagedPersistence[CMP]和它的EJB-QL),或者 Message-DrivenBeans(MDB)。  18.你需要學習如何管理與配置一個J2EE應用程式伺服器,如WebLogic,JBoss等,並且利用它的附加服務,例如簇類,連接池以及分佈式處理支援。你還需要了解如何在它上面封裝和配置應用程式並且能夠監控、調整它的性能。  19.你需要熟悉面向方面的程式設計以及面向屬性的程式設計(這兩個都被很容易混淆的縮寫為AOP),以及他們的主流JAVA規格和執行。例如AspectJ和AspectWerkz。  20.你需要熟悉對不同有用的API和framework等來為你服務。例如Log4J(logging/tracing),Quartz (scheduling),JGroups(networkgroupcommunication),JCache(distributedcaching), Lucene(full-textsearch),JakartaCommons等等。21.如果你將要對接或者正和舊的系統或者本地平臺,你需要學習JNI (JavaNativeInterface) and JCA (JavaConnectorArchitecture)。  22.你需要熟悉JINI技術以及與它相關的分佈式系統,比如掌握CROBA。  23.你需要JavaCommunityProcess(JCP)以及他的不同JavaSpecificationRequests(JSRs),例如Portlets(168),JOLAP(69),DataMiningAPI(73),等等。  24.你應該熟練掌握一種JAVAIDE例如sunOne,netBeans,IntelliJIDEA或者Eclipse。(有些人更喜歡VI或EMACS來編寫文件。隨便你用什麼了:)  25.JAVA(精確的說是有些配置)是冗長的,它需要很多的人工代碼(例如EJB),所以你需要熟悉代碼生成工具,例如XDoclet。  26.你需要熟悉一種單元測試體系(JNunit),並且學習不同的生成、部署工具(Ant,Maven)。  27.你需要熟悉一些在JAVA開發中經常用到的軟體工程過程。例如RUP(RationalUnifiedProcess)andAgilemethodologies。  28.你需要能夠深入了解加熟練操作和配置不同的作業系統,比如GNU/linux,sunsolaris,macOS等,做為跨平臺軟體的開發者。  29.你還需要緊跟java發展的步伐,比如現在可以深入的學習javaME,以及各種java新規範,技術的運用,如新起的web富客戶端技術。  30.你必需要對opensource有所了解,因為至少java的很多技術直接是靠開源來驅動發展的,如java3D技術。http://big5.ccidnet.com:89/gate/big5/java.ccidnet.com/art/3539/20071221/1316673_1.html

維根斯坦 Wittgenstein, Ludwig(Josef Johann)


維根斯坦 Wittgenstein, Ludwig (Josef Johann)

(1889.4.26,奧地利 維也納∼1951.4.29,英格蘭 劍橋) 亦譯維特根斯坦。
  奧裔英國哲學家,1926∼1950年間英國哲學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曾創作出兩個具有原創性及影響性的哲學思想體系——即其邏輯理論與稍晚的語言哲學。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的早年生活
  維根斯坦為奧地利大鋼鐵製造商之子,在8個孩子中排行老么。雙親均有音樂天賦,兄姊也和他一樣擁有藝術與知性的才能,其家庭以音樂生活為中心。14歲以前均在家中接受教育,後在一所奧地利學校讀了3年,該校以數學和自然科學為教學重點。畢業後到柏林攻讀兩年機械工程。1908年赴英從事航空學研究,並在一高空氣象站作風箏實驗;其興趣迅即轉為飛機推進器的發展研究。後來成為曼徹斯特大學研究生,並於該校機械實驗室工作。他服膺在推進器兩翼頂端裝設反動力噴射器的觀念,並設計出一種實驗性引擎,親自監督其建造,其測試工作亦十分成功。由於在設計推進器時所關連到的一些問題引發了他對數學的興趣,並且產生了對於理解數學基礎的渴望。羅素的著作《數學原理》(The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1903)對他有決定性的影響。1911年放棄在曼徹斯特的機械研究工作,赴劍橋隨羅素學習。他在數學邏輯上進步極快,據羅素說︰「他很快就知道所有我所能傳授的東西。」羅素也曾評述道︰他逐漸知道維根斯坦是他生命中「最令人興奮的知性冒險之一」,還說維根斯坦的「熱情、洞察力和知性的純度都已經達到相當出色的程度」。
  維根斯坦在1913年的大部分時間仍留在劍橋,心無旁鶩地研究邏輯及其相關問題,並與羅素進行長期的討論。後赴挪威,獨居苦研邏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維根斯坦應徵召加入奧國軍隊,首先服役於河艇,稍後在砲兵工廠服役。1916年在蘇俄前線充任榴彈砲兵團的砲兵偵察員,曾因作戰英勇而獲頒數次勳章,並接受砲兵軍官訓練。爾後被任命為砲兵軍官並繼續留在東部前線,1918年轉調至義大利前線的山區砲兵團。
  《論叢》時期
  維根斯坦在整個大戰期間致力於邏輯與哲學問題的研究,並將其想法著錄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當他在戰事末期成為義大利俘虜時,其手稿已臻完備。維氏將此手稿寄到英國給羅素。獲釋後,維氏欲求一出版商印行此書而不可得,最後還是靠羅素的影響力,以《邏輯哲學論叢》(Logisch-philosophische Abhandlung,1921; 1922年英譯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之名出版。《論叢》被公認為一本嶄新、深刻而又富影響力的著作。該書為一系列的短論,以十進位的記號仔細地加以編排。篇幅雖只有75頁,卻論述了範圍相當廣泛的主題︰語言的本質、言說的限制、邏輯、倫理學與哲學、因果律和歸納法、自我與意志、死亡與神祕、善與惡。《論叢》的中心問題是︰語言如何可能成立?人如何可能藉著發出一些字音而言說某件事情?他人又如何能理解之?維根斯坦頗驚訝於人能夠理解其過去從未接觸過的語句;而他所獲得的答案是︰一個能說出某件事物的語句(即命題)必需是「現實的一個圖式」。「一個命題顯示其意義」,他說道︰「乃在於它能顯示出在世界上發生的某種情境」。他的圖式論(picture theory)似乎是要解釋「紙上的記號和外在世界之情境的關聯」。人之所以不能將命題理解為圖式,是因為沒有用命題的「完全解析」形式去思考命題,在命題的「完全解析形式」中,命題成為某些簡單記號的排列,而此排列恰與現實界的各個簡單元素互相關聯;如此「圖式便能觸及現實」。
  《論叢》中最引人注意的特色之一是語言之限制性的概念。一個命題性的圖式不僅必須確切地包含其所表象的情境所具有的諸多元素,更進一步地,所有圖式和這世界上所有可能的情境都必須分享相同的邏輯形式。邏輯形式既是「表象形式」,同時也是「現實的形式」。但這個語言和現實的共同形式本身卻無法被表象出來。「命題能表象全部實在,但是它們卻不能表象那些它們與現實共有並藉以表象出現實的東西——即邏輯形式。」維根斯坦如是說︰「能被言說者都必須藉命題來言說,故而對於理解所有命題而言最為必需者(即邏輯形式)是不能被言說的。」此外還有一些事物是不能被表象(言說)的︰現實的簡單元素之必然性存在;能思想及意欲的自我之存在;以及絕對價值的存在。由於語言的限制同時也是思想的限制,因此這些事物也是人所無法思想的。他說︰「不可言說的事物的確存在」,某事物本身若是不能被言說或思索,那麼它或許可以給予吾人某些慧見,但是它確實是無稽的,而且終將被「拋開」。該書的結語(「凡人所不能言說之處,人即應保持緘默」)雖非自明之理,卻是一句具有高度形上意味的評論,他企圖傳達一則無可言傳和思所不能及的學說,即一個人所不能置一詞的領域確實存在。
  維根斯坦在1919年恢復平民生活,並且放棄了繼承自父親的大筆財富。維氏曾謂此舉是為了避免交到許多酒肉朋友,但這也是因為他不喜安逸奢華。而其生活狀況亦極端簡樸節儉。維根斯坦深覺《論叢》一書已竭盡他對哲學的貢獻,遂另覓其他職業。1920年開始成為一名小學教師,並在下奧地利的一些村落中擔任教職。在這段時間內他經常不快樂且常想自殺。他的親戚和年輕學生常常幫助他,但是他和某些教師與村民間的痛苦摩擦卻持續不斷。1925年他終於放棄教職。後在維也納附近的一所修道院內擔任了數個月的園丁助手。當他的姐姐邀他為她建設位於維也納的一所院邸時,他也接受了這項工作,以典型的專注與原則,花費了兩年的時間完成。維根斯坦的音樂天賦亦相當可觀。年輕時專攻豎笛。而他終生都具有一種罕見的、用口哨吹出艱難的古典音樂的能力,有時僅憑記憶便能吹出很長的樂段。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十年當中,他並未從事任何哲學研究,偶爾和一些哲學家會晤,如年輕而才華洋溢的哲學家蘭姆賽(Frank Ramsey)以及創立邏輯實證論的維也納學派哲學家。
  《哲學探究》時期
  由於維根斯坦在突然間發現自己能在哲學中進行有創造性的工作,因此在1929年初返回劍橋,並成為三一學院的一員。由於他的演講和學生所作筆記之廣為流傳,他逐漸對整個英語世界的哲學思想發揮有力的影響。維氏從1929年返回劍橋後至去世的23年間,留下大量的筆記、手稿和打字文件,《哲學探究》(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1953)即其總集,而該書遵照維根斯坦的意願,在其死後方行出版。而一系列相關著作也才開始編訂出版。
  維根斯坦從1929年重新思考後,逐漸達成與《論叢》完全不同的見解。維氏開始捨棄先前的想法,如︰命題有一個而且僅有一個完整的解析、每個命題都有一個確定的意義;現實和語言均包含著某些簡單元素,語言、命題和思想均具有相同的本質、世界具有某種先驗秩序。此時維根斯坦因捨棄了「所有表象都分享一個共同的邏輯形式」這一假設,故所謂不可言說的概念便消失無蹤了。
  在《論叢》中,維根斯坦相信語言使用的無窮種類是一種誤導——隱藏在這種歧異性底下的,必定是哲學家所想要洞察的某種統一的本質。而在《哲學探究》中他卻認為這種信念只是一種幻覺。在差異性之下並沒有隱藏著任何統一。哲學家所感到困惑的問題,如︰記憶和思想的本質;對某個字的理解之本質,甚或他所追問的「知識是什麼?」、「意向是什麼?」、「何為斷言?」等糾擾不安均可被平息。一個人在使用語言時所採用的字詞,是在日常語言的相互溝通中依各種情境、領域而作相異的描述或提示。這種描述打破了「一定有某個知識、意向或斷言的本質存在」的強迫性的信念。
  維根斯坦使用遊戲的例子,並嘗試使其讀者去除有所謂遊戲之共同本質的假想。某些遊戲也許是娛樂或者包含競賽與輸贏的。但遊戲與遊戲之間只有一種「重疊或危機——通過」的相似網絡,而非在所有遊戲中均有某種共同特徵。維根斯坦也使用「家族相似性」一詞,他並且指出︰正如「遊戲」一詞應用在各個事例間的情形一樣,哲學中的許多詞彙也只有某種家族相似性。
  維根斯坦第二個哲學體系中的顯著特徵是他想要顯示出概念如何與行動和反應相連結,以及人類生活中的概念的表現。維根斯坦的目的在於展示各個概念的功能和意義,但是卻不是把它們歸到不可捉摸的心靈領域,而是放在它們所沉埋的人類生活形式中。
  1939年維根斯坦接替哲學分析大師摩爾(G.E. Moore)成為劍橋大學哲學系主任。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離開劍橋去擔任醫院門房,後來到皇家維多利亞醫院擔任實驗室助理。不過同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服役期間一樣,他在這段時間內繼續思考哲學問題。1944年秋重返劍橋授課研討。1947年底辭系主任職位,在愛爾蘭西岸的村莊中竭力想要完成《哲學探究》。1949年秋天罹患癌症,但仍盡心研究達兩年才辭世。

羅素 Russell, Bertrand


羅素 Russell, Bertrand

(1872.5.18,英格蘭 蒙茅斯∼1970.2.2,威爾斯 梅里奧尼斯)

英國20世紀聲譽卓著、影響深遠的思想家之一。在其漫長的一生中,完成了40餘部著作,涉及哲學、數學、科學、倫理學、社會學、教育、歷史、宗教以及政治等各個方面。他的首要事業和建樹是在數學和邏輯領域,對西方哲學產生了深刻影響。中年時期所寫的有關道德、政治、教育、和平主義等方面的著述,激勵和啟發了富於進取精神的人。晚年在積極反對製造核武器和反對越戰的鬥爭中,成為全世界有理想青年的鼓舞者。
  羅素出生於貴族家庭。早在11歲時就產生了對宗教的懷疑。這種情況決定了羅素哲學生涯的風格和目標,即以懷疑主義和謹慎的風格,探究「我們能知道多少以及具有何種程度的確定性和可疑性」。1890年考入劍橋三一學院,在麥克塔格特(J. M. E. McTaggart)影響下成為絕對唯心主義者。1898年參加摩爾(G. E. Moore)領導的對絕對唯心主義的反叛運動,從此轉變成為經驗主義者、實證主義者和物理實在主義者。他認為科學的世界觀點大都是正確的觀點,在這一基本前提下,確定其哲學事業的3項目標。最根本的是把人類認識上的虛榮、矯飾減少到最低限度並用最簡單的表達方式。這一目標體現在他的《意義與真理的探究》(1940)和後期主要著作《人類的知識︰它的範圍和界限》(1948)。第二個目標是建立邏輯和數學之間的聯繫。《數學原理》(1903)就是要表明數學可以從極少數邏輯原則推演出來。第三個目標是分析的,假設從語言可以推論它所描述的世界。這一目標出現在其摹狀詞理論、邏輯原子主義以及《物的分析》(1927)、《心的分析》(1921)兩部著作中。該二書的中心論題是︰心和物是相同「中立要素」的不同「構造」。
  1910∼1913年間與哲學家和數學家懷德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共同完成了3卷本的《數學原理》。儘管他們承認並沒有徹底完成從自明的邏輯原理推導出數學系統的目的,但這部著作對於邏輯學家的影響卻是巨大的。自從《數學原理》出版後,羅素的哲學工作主要是分析方面的,成為哲學分析運動的鼓舞者之一。195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50年代以後他的注意力從哲學轉移到國際政治方面。1954年譴責比基尼(Bikini)氫彈試驗,隨後又發表羅素-愛因斯坦聲明;1958年發起禁止核武器的示威運動。60年代後期,猛烈攻擊美國的越南政策,並與法國存在主義者沙特等人組織了國際戰爭罪犯審判法庭。60年代後3年他的3卷本的自傳出版,這是他的最佳作品。

尼采Nietzsche, Friedrich


尼采 Nietzsche, Friedrich

(1844.10.15,普魯士 薩克森 勒肯〔今德國境內〕∼1900.8.25,圖林根 威瑪)
  德國古典學者、哲學家和文化評論家,對當代社會思潮有猛烈的抨擊,尤其在基督教、墨守成規及民族主義等方面。
早年生活
  尼采的家鄉是路德教派根據地。祖父出版過為新教辯護的書籍,並曾任基督教會的監督。他的外祖父是一位鄉村牧師;他的父親卡爾•路德維希•尼采是洛根教區的牧師,係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所任命,尼采取名弗里德里希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國王。尼采的父親於1849年去世,當時尼采還不到5歲。他的早年生活就是在5個女人組成的家庭裡度過的︰他的母親弗蘭西斯加、妹妹伊利莎白、他的外祖母和兩個未出嫁的姑媽。
  1850年尼采全家遷往薩勒河畔的瑙姆堡(Naumburg),尼采在那裡的一所私立預科學校上學。1858年他獲得德國第一流的新教學校普福達(Pforda)寄宿學校的獎學金。他在普福達學習成績優秀,接受了傑出的古典文學教育;1864年畢業後進入波昂大學攻讀神學和古典語言學。儘管他努力參加校內的社交活動,但主要由於他的兩位著名的古典文學教授楊(Otto Jahn)和里敕爾(Friedrich Wilhelm Ritschl)之間發生劇烈爭吵,他在波昂兩個學期的學習失敗。尼采在音樂中找到慰藉,他寫下許多受到德國浪漫主義作曲家舒曼強烈影響的樂曲。1865年他轉學到萊比錫大學追隨里敕爾,後者在那裡接受聘任。
  在里敕爾的指導下,尼采在萊比錫的學業日益精進。他成為唯一在里敕爾的定期刊物《萊茵河博物館》上發表著作的學生。1867年10月他開始在一個炮兵團的騎兵連裡服役;1868年3月上馬時胸部嚴重受傷;同年10月在取得部隊的延長病假後繼續在萊比錫學習。在這些年月裡,尼采發現叔本華的哲學,認識偉大的歌劇作曲家華格納,並和他的同學古典主義學者羅德(Erwin Rohde,《靈魂》的作者)結為永世之交。


在巴塞爾的歲月(1869∼1879)
  1869年瑞士巴塞爾大學有一個古典語言學教授職位空缺,里敕爾以無比的讚詞推薦尼采。當時他既沒有完成他的博士論文也還沒有完成一個德國學位所需的附加論文,但里敕爾仍然向巴塞爾大學作出保證,說在他40年的教書生涯中從來沒有見過像尼采這樣的人物,他的才能是不可限量的。1869年萊比錫大學根據他發表的作品,未經考試或繳交論文便授予尼采博士學位,巴塞爾大學則任命他為古典語言學特別教授。翌年,尼采成為瑞士公民,並被擢升為正式教授。
  普法戰爭爆發後,尼采於1870年8月獲准去充當醫務看護人員。不到一個月,在陪同運送傷員期間他患上痢疾和白喉,這兩種疾病從此損害他的健康。10月回到巴塞爾,他又擔負起繁重的教學工作。早在1871年由於身體有病,他即設法擺脫古典語言學教授的荒謬雜務,申請哲學教授的空缺職位,並建議由羅德來接替,但都沒有成功。
  在巴塞爾早期的歲月裡,尼采與華格納之間帶有矛盾心理的友誼發展到頂峰,他盡可能去拜訪華格納及其妻子科西瑪。華格納讚賞尼采是一位卓越的傳道者,但是華格納愈來愈甚地非法利用基督教教義的準則,例如在《帕西法》(Parsifat)中那樣,再加上他的沙文主義和反猶太主義,使尼采感到無法忍受。到1878年兩人的友誼終於破裂。
  尼采的第一部著作《悲劇的誕生》(1872)標誌著他從古典學術成就的裝飾中獲得解放。這是一部與其說評注不如說是純理論的作品。書中論述希臘悲劇產生於他所稱為阿波羅精神與狄俄尼索斯精神的融合體——前者代表韻律、克制、和諧,後者代表放縱的激情——而蘇格拉底的理性主義與樂觀主義則造成希臘悲劇的死亡。該書最後10節是一部關於悲劇從華格納音樂精神中再生的狂想曲。這本最初遭到無情的冷落的書成為熱烈爭論的對象,因為有些人把它誤認為是古典學術成就的傳統著作。毫無疑問地,「這部作品具有深刻的和想像豐富的洞察力,把一代人的學術成就遠遠拋在後面」,這是英國古典主義者康福德(F. M. Cornford)1912年所說的話。今天,在美學史上它仍然是一部經典著作。
  1876年10月,尼采提出請求並獲准一年病假。1877年他與妹妹及加斯特(Peter Gast)住在一起。1878年他的格言式作品《太有人性的人》(Menschliches, Allzumenschliches)問世。1879年6月14日由於健康狀況持續惡化,他辭去了教授職務,在6年內每年享有退休金3000瑞士法郎的待遇。


獨處和創作的10年(1879∼1889)
  除了1879年至1889年期間所撰寫的著作外,尼采的生活是否還有任何實質的興趣是個疑問。他病得很重,視力已半失明,實際上遭受著纏綿的病痛折磨。他住過瑞士的寄宿公寓,法國的里維耶拉和義大利,只與少數幾個人保持接觸。他與雷(Paul Ree)的友誼後來終於破裂,原因是兩人同時(即使沒有承認)愛上薩樂美(Lou Salome,作家,後來為東方學專家安德烈亞斯〔F. C. Andreas〕的妻子,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的情婦,且是弗洛伊德的知己),以及伊利莎白•尼采出於忌妒的干預。
  尼采被公認的聖經敘事形式的文學和哲學傑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在1883與1885年期間分4部分出版,最後一部分由尼采自費刊印。正像他的大多數作品一樣,此書並未引起人們多大注意。他在1886年出版的《善惡之彼岸》(Jenseits von Gut und Bose)以及1887年的《道德體系論》(Zur Genealogie der Moral)中試圖用直率的散文形式來闡述他的哲學思想,但也沒有得到讀者的青睞。
  1888年是尼采最後光輝的一年。這一年裡他的作品豐富多彩。他發表《華格納的境況》(Der Fall Wagner),並撰寫哲學思想概要《偶像朦朧》(Die Gotzen-Dammerung)、《反對基督教》(Der A Antichrist)、《尼采對華格納》,還有《瞧!這個人》(Ecce Homo),這是他對自己的作品和價值的反思。《偶像朦朧》發表在1889年,《反對基督教》與《尼采對華格納》直到1895年才出版,前者被誤認為是《權力意志》(Der Wille Zur Macht)的第一部,而《瞧!這個人》則被擱置到1908年即該書寫成後20年才出版。


摔倒和作品被濫用
  1889年1月由於完全失去精神控制,尼采摔倒在義大利杜林的大街上。事情發生後尼采立即發出古怪而意味深長的短簡,把奧韋爾貝克(Franz Overbeck)請來義大利陪他回到巴塞爾。尼采的最後11年完全陷入精神昏迷之中,先在巴塞爾的一家精神病院裡,後在瑙姆堡由他的母親照料。1897年母親去世後,轉到威瑪由他的妹妹照料。他於1900年8月25日逝世。關於尼采的病因,可靠的看法同意是由潛伏期第三期梅毒導致的非典型性全身癱瘓。
  尼采的名字之所以會與希特勒及法西斯主義聯繫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他的妹妹伊利莎白濫用他的著作。她嫁給一個重要的沙文主義者和反猶太主義者弗爾斯特(Bernhard Forster),後者於1889年自殺後,她以弗爾斯特為典型,努力地重新塑造尼采的形象。伊利莎白無情地掌握尼采的文學遺產,在貪婪的驅使下,整理出版被尼采拋棄掉的筆記如《權力意志》(1901)所組成的《尼采文集》。她也偽造了一些材料,使幾代的評論家都被引入歧途。同樣重要的是,她對希特勒的熱烈崇拜使尼采的名字與大家心目中的獨裁者連在一起。


成熟的尼采哲學
  尼采的作品可以明確畫分為3個時期。早期的作品如《悲劇的誕生》和4冊《背時沉思錄》(Unzeitgemasse Betrachtungen,1873),係受被叔本華和華格納影響的一種浪漫主義觀點所支配。中期的作品,從《太有人性的人》到《輕快的科學》,反映出法國箴言家的傳統,頌揚理性和科學,運用文學風格,並表達尼采如何從早期浪漫主義、叔本華和華格納和影響中解放出來。尼采的哲學在《輕快的科學》以後才顯現成熟。
  在他成熟的作品中,尼采專心研究人類生活價值的起源與作用。他相信,假如生活既不具有也不缺乏內在的價值而人們仍然不斷對之進行評估,那麼這種評估可以有用地看作是評估者的身分特徵。所以他對西方的哲學、宗教和道德的基本文化價值進行調查、分析和評估特別感興趣。他把這稱作是禁欲主義觀念的表現。
  禁欲主義觀念是在痛苦竟然具有莫大意義時產生的。例如尼采認為,猶太教-基督教的傳統把痛苦說成是上帝的意圖,是一種贖罪的機會,從而使之變得容易忍受。因此基督教之所以獲勝,應歸功於個人永生這一動聽的教義,那就是指一個人的生死有著極其廣泛的意義。同樣地,傳統的哲學以靈魂高於肉體,精神高於感覺,責任高於欲望,實體高於現象,永恆高於瞬間來說明禁欲主義觀念。基督教允許懺悔的罪人靈魂得救,而哲學為其聖賢提供現世得救的希望。傳統的宗教和哲學的共同之處就是那種未經說明但具有強大動力的假定,即生存需要解釋、辯護或贖罪。兩者都詆毀有利於另一「真實」世界的經驗。兩者都可以看作是正在衰老的生命或苦惱中的生命徵兆。
  尼采對傳統道德的批判集中在「主人」和「奴隸」這對道德觀念的範疇上。在研究德文的「好」、「壞」和「邪惡」的詞源方面,尼采認為,好和壞的區分原來是形容性質的,係指那些有特權的主人及其對立面的卑賤奴隸之間的一種與道德無關的評介。當奴隸進行報復,將統治權的象徵轉變為丑角時,善與惡的對比就出現了。如果那些有特權的「好人」是強大的,據說溫順的人就會成為地球的主宰。驕傲變成罪過,慈善、謙遜和服從取代競爭、傲慢和自主。奴隸道德觀念的勝利,關鍵在於要求其成為唯一的真正的道德觀念。這樣絕對的堅持對哲學倫理和宗教倫理是同樣必要的。雖然尼采闡述主奴道德觀念的歷史淵源,仍然強調這是存在於每一個人身上的一種沒有歷史記載的品質類型。
  尼采慣於用「虛無主義」這個名詞來描述為禁欲主義觀念所假定的最高價值的貶值。他認為他所生活的時代是一個消極的虛無主義時代,亦即尚未發覺宗教和哲學的絕對概念已經融化在19世紀所出現的實證主義之中的時代。隨著形而上學與神學基礎的崩潰以及對傳統道德的承認,遺留下來的只是無目的和無意義的普遍意識。無意義的勝利就是虛無主義的勝利︰「上帝已死」。然而尼采認為,大多數人不能接受禁欲主義觀念失去光輝和真實存在的無意義狀態,但會去尋找取代的絕對觀念來賦予生命新的意義。他認為當代正在興起的民族主義就代表這樣一位預示的代理神,它將賦予民族國家卓越的價值和目的。正像教義的絕對性在哲學和宗教中所顯示的那樣,絕對性將轉而帶著傳教熱情依附於民族國家。殘殺對手和征服地球將會在四海一家,民主和社會主義和旗幟下進行。尼采的這種先見之明特別尖銳,而後來有人利用他的哲學思想也特別令人厭惡。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有兩本書是德國士兵背包內不可或缺的標準讀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和《聖約翰福音釋義》。很難說那一位作者在這種姿態下受到更大的損害。
  尼采常認為他的作品是對虛無主義的挑戰。除了評論宗教、哲學和道德之外,他也發展出引人注意的早期論文,尤其是透視主義,權力意志,永久循環和超人。
  透視主義的概念認為知識永遠是透視性的,不存在純粹的感覺作用,不從特定觀點觀察的知識就像不是從特定的有利地位觀察的一種無條理的觀念。透視主義也否認可能存在一種無所不包的觀點,這種觀點包羅萬象,因此實物就在其本體之中。所謂包羅萬象的這種概念,與同時從各個有利觀點觀察事物同樣是語無倫次的。
  尼采的透視主義有時被誤認為相對主義或懷疑主義。不過,這引起人們如何理解尼采的論點這個問題,例如所謂一般傳統中的主要價值已被禁欲主義觀念所接受的問題。這個論點是絕對正確還是只從某一特定角度作出的透視?也不妨問是否可以肯定說透視主義並沒有自相矛盾,因為透視主義必須假定,在絕對概念中是真實的,那卻是一種非透視性的意識。這些關切產生許多豐富的尼采評論,也產生認識論方面的有益作品。
  尼采慣於將生命本身與「權力意志」等同起來,即生命具有生長和持久性的本能。這個概念也為解釋禁欲主義觀念提供另一種方式,因為尼采的論點是「人類所有的最高價值缺乏這種意志——那些有著下降徵兆的價值,虛無主義的價值,以最神聖的名義凌駕於這種意義上。」因此,傳統的哲學、宗教和道德已成為一種有缺陷的權力意志所加戴的許多假面具。西方文明的持久價值已是衰亡的純化產物,據此,禁欲主義觀念承認生存就是痛苦和煎熬。某些評論家試圖把尼采的權力意志概念從人類生活擴展到有機體和無機體的領域,說成是他的權力意志的形而上學使然。但是,參照尼采發表的作品,這種解釋是不能成立的。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基本概念——永久循環論提出「一個人為了成為他自己,為了生活,強烈渴望每一瞬間毫無變化地進行無限次重復,對此他將如何妥善處理?」這樣的問題,或許大多數人會,或者應當會,發覺這種思想的破滅,因為他們往往會發現有這樣的可能︰寧願生命在一種經過編排的形式下永遠重復,而不希望每樣可怕的事物循環不息。尼采說,能夠不自欺或迴避而接受循環論的人及是超人,超人與普通人之間的距離遠比人與猿之間的距離大得多。至於究竟有沒有明確的性格特徵足以界定信奉永久循環論的人,評論家們對此仍無定論。


尼采的影響
  尼采曾經寫道,有些人是死後才出生的,對尼采本人來說確實如此。如果沒有尼采,20世紀的哲學、神學和心理學的歷史就會難以理解。例如正像法國哲學家卡繆(Albert Camus)、德里達(Jacques Derrida)和傅科(Michel Foucault)一樣,德國哲學家謝勒(Max Scheler)、雅斯培(Karl Jaspers)和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都曾在他的影響下進行工作。存在主義和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ism)作為哲學和文學評論中的一種運動,多半也應歸功於尼采。神學家蒂利希(Paul Tillich)和謝斯托夫(Lev Shestov)承認他們受過尼采的影響。專門研究「上帝已死」一文的神學家奧蒂澤爾(Thomas J. J. Altizer)也是如此。20世紀猶太教最偉大的思想家布貝爾(Martin Buber)認為尼采是他一生中所受的三大影響之一,並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第一部翻譯成波蘭文。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和容格(Carl Jang)深受尼采的影響;弗洛伊德亦然,他說尼采對自己有著透徹的理解,比過去任何人或將來可能有的人都要透徹。小說家托馬斯•曼、赫塞(Herman Hesse)、馬爾羅(Andre Malraux)、紀德(Andre Gide)和伽德納(John Gardner)受到尼采的鼓勵,並撰寫關於尼采的文章。詩人和戲劇作家蕭伯納、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格奧爾格(Stefan George)以及葉慈(William Butler Yeats)等人也是這樣。尼采當然是迄今影響最大的哲學家之一,這不僅是由於他的獨創性,也由於他是最傑出的德語散文作家。

二元論





二元論
dualism


在哲學中,指以兩類最基本的原則(有時是相互抵觸的,有時是相互補充的)分析認識過程(知識論的二元論),或者解釋所有現實或其主要方面(形上學的二元論)。知識論的二元論包括︰存在和思維、主觀和客觀、感覺和事物等。形上學的二元論包括︰上帝和世界、物質和精神、身體和心靈、善和惡等。二元論和一元論多元論都有所不同。一元論只承認一種原則,多元論則援用兩種以上的基本原則。瑣羅亞斯德教摩尼教是宗教二元論的最佳例子;東亞的陰陽理論也是屬二元論。





公理方法
axiomatic method


邏輯學中的一種程序。通過這種程序,一個完整體系(例如︰一門科學)按照特定規則形成。這些特定規則是從某些基本命題(公理或公設)出發,以邏輯演繹法制定的。這些基本命題由幾個基本詞構成。對於這些詞和公理可以任意地下定義和構詞;否則,也可以按照一種模式來產生,這種模式中存在著對於它們真實性的直觀證明。公理化體系最早的例子是亞里斯多德的三段論(Syllogistic)和歐幾里德的幾何學。20世紀初,羅素和懷德海試圖使所有的數學以公理的方式成為正式定形。學者們甚至用這種方法來處理經驗科學,如伍傑(J. H. Woodger)的《生物學中的公理方法》(The Axiomatic Method in Biology, 1937)及心理學方面的赫爾(Clark Hull)的《行為的原理》(Principles of Behavior, 1943)。





公理
axiom


在數學或邏輯上,公理是不可論證的第一原理或規則,是普遍為人接受的真理,因為它天生的優點或是因為它的不證自明。一個例子是︰「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在同一時候和同一方面既存在又不存在」。在現代,數學家往往把公設和公理這兩個詞作為同義詞使用。有人建議將公理這個術語用於邏輯的公理,而將公設用於據以定義特定數學學科的邏輯原理以外的那些假設或第一原理。





價值學
axiology


價值的哲學理論。價值學研究最為廣義的善或價值。杜威(John Dewey)在《人性與行為》(Human Nature and Conduct, 1922)和《評價論》(Theory of Valuation, 1939)中區分了工具價值和內在價值,亦即作為方法的善和作為目的的善。在標準道德中,尤其是在結果論中,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的區分非常重要。本身就有價值的事物具有內在價值(如享樂主義者的快樂),如果只有為其他具有內在價值的事物服務才有價值的事物則具有外在價值(如紙幣)。





杜威 (1859~1952)
Dewey, John (1859~1952)


美國哲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家,是實用主義(pragmatism)哲學派的創立者之一,也是實用心理學派的開路先鋒,並且是美國教育促進運動的領袖。1884年獲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哲學博士學位。之後到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執教十餘年,然後轉往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任教。杜威受到霍爾(G. Stanley Hall)和詹姆斯的影響,發展出一種知識工具論,認為思想是一種工具,用來解決所遭遇到的問題。相信用現代科學的實驗方法可望解決社會和倫理方面的問題,他還把這種觀點應用到民主和自由主義的研究上。他認為民主提供機會給公民去作極大的實驗,並促進個人成長。教育方面最有名的著作是《學校與社會》(The School and Society, 1899)、《孩子和課程》(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 1902),強調孩子的興趣,並用教室來從思考和體驗之間促進相互影響。他在芝加哥創建實驗學校來測試他的理論。杜威在心理學方面的工作集中在整個有機體努力去適應環境的問題。1904年杜威進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任哲學教授。1925年出版其經典之作《經驗和自然》(Experience and Nature)。





利他主義 (1801~1900)
altruism (1801~1900)


一種將他人之善作為道德行為目標的倫理學的行為理論。這個詞是由拉丁文而來,意指「他人」,為實證主義創始人孔德(Auguste Comte)在19世紀創造的,一般被方便地用作利己主義(egoism)的對立面。作為一種行為理論,它的根據充分與否要視對於「善」的解釋而定。假如「善」被認為是快樂和沒有痛苦,或者幸福被作為生活的目標,那麼多數倫理學家都認為有道德的行為者有責任促進他人的快樂和減少他人的痛苦。





不二論
Advaita


(梵語意為「非二元論」〔Nondualism〕)吠檀多(Vedanta)各派中最有影響的一派。起源於西元7世紀的思想家喬荼波陀(Gaudapada)對《蛙氏奧義書》(Mandukya Upanishad)注釋的一部書。他在大乘佛教的空觀哲學上建立一套理論,認為並不存在二元性。人們的心靈無論是醒著還是在做夢,都在「幻覺」中活動,只有非二元性(不二論)才是終極真理。個人的自我或靈魂並不存在,存在的只是「」(atman,世界靈魂〔all-soul〕)。8世紀的印度哲學家商羯羅(Sankara)進一步發揮不二論的論點,認為奧義書(Upanishad)教給人們的是(Brahman)的本質,梵是真實的,而世界是虛妄的。任何變化、二元性或多元性都是一種幻覺。不二論的著作十分浩繁,現代印度思想仍然受其影響。





原子論
atomism


廣義地說,「原子論」這個詞是指一種用固定不變的粒子(或單元)組成的集合體的觀點來解釋複雜現象的學說,因而實質上是一種分析的學說。它的三個特性是:原子不可再分割;原子之間僅在大小、形狀和運動方面有定量的不同;只有在並列時才會結合。原子論常與實在論(realism)和機械唯物主義(mechanism)有關,日常所見的物質性質的變化只是原子組態的改變,原子本身則永遠不變。原子論與整體論(holism)的不同在於它藉助整體的各組成部分的差異和它們的位形來解釋整體的可觀測的性質。





辯證唯物主義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一種以馬克思(Karl Marx)、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和後來的普列漢諾夫(Georgy Plekhanov)、列寧(Vladimir Ilich Lenin)、史達林(Joseph Stalin)等人的著作研究現實的哲學方法,為共產主義(communism)的正式哲學。認為一切現象都是不以人的感覺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現實可以歸納為物質。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唯物主義(materialism)意味著可以感覺的物質世界有獨立於思想和精神的現實性。他們不否認思想或精神過程的現實性,但認為觀念只是物質環境的產物或反應。他們的辯證法概念在很大程度上來自黑格爾(G. W. F. Hegel)。辯證法認為事物都處在運動和變化中,是互相聯繫和互相影響的。強調人的認識是辯證發展的,是從社會實踐活動的進程中獲得的。人們只能通過他們同事物的實際接觸獲得對於事物的認識,形成與他們的實踐相符合的觀念;而且只有社會實踐才能檢驗觀念(從而檢驗真理)是否符合實際。馬克思和恩格斯並沒有對辯證唯物主義作系統的闡述,他們主要是在論戰過程中表明了他們的哲學觀點。





決定論
determinism


一種哲學理論。主張一切事件,包括人類的決定,完全受先前存在的原因決定。傳統的自由意志問題(free will problem)來自一個疑問:道德責任符合決定論的真理嗎(參閱compatibilism)?拉普拉斯(Pierre-Simon Laplace)在18世紀制定了這個題目的經典公式。在他看來,宇宙的現狀,乃是它的先前的狀態的結果,也是隨之而來的狀態的原因。假如一個心靈,在任何特定的時刻,能夠知道在自然界中活動的一切勢力,以及它的所有組成要素的相應地位,它從而就會確然知道每一個東西的將來和過去,不論它的大小。





義務倫理學
deontological ethics


一種倫理理論,主張一種行為的道德對錯是根據行動的內在本質而非根據其結果性質來評斷(如結果主義〔consequentialism〕所主張)。義務倫理學認為某些行為不管其結果如何,在道德上至少本身就是錯誤的,如說謊、破壞約定、懲罰無辜者和謀殺。諸如「為義務而義務」、「美德是它本身的酬報」和「哪怕天塌下來,也 要履行正義」等說法都是描述這種倫理學的。由於它的中心原則在於一個行為要符合某種規則或規律,所以被稱為是形式主義的。最有名的傑出義務倫理學家是康德





巨匠造物主
Demiurge


哲學上指製造並安排物質世界的次要神祇。柏拉圖(Plato)在他的對話體著作《提麥奧斯篇》(Timaeus)裡使用了這個名詞,謂巨匠造物主利用原先存在的混沌作材料,生產出世界上一切物質的東西。這個名詞後來被某些諾斯底派(Gnosticism)人士所採用,他們根據他們的二元世界觀認為,巨匠造物主是邪惡力量之一,他創造可鄙的物質世界,完全與聖善的至尊上帝相異相疏。


昔蘭尼學派



昔蘭尼學派
Cyrenaic

希臘道德哲學學派。活動中心在北非的昔蘭尼,同時也是該學派一些成員的出生地。一般認為蘇格拉底的學生亞里斯提卜(Aristippus)是這學派的創始人,但它的全盛期則稍晚,約在西元前4世紀末、3世紀初。昔蘭尼學派認為:當前的快樂就是善的標準,美好的生活在於合理地應付環境以期達到享樂主義的目的。晚期昔蘭尼學派的倫理學說後來併入了伊比鳩魯的學說之中。



德謨克利特 (西元前460~西元前370)
Democritus (460B.C.~370B.C.)

希臘哲學家。雖然殘留下來的作品片斷不多,他顯然是第一個描述看不見的「原子」(atom)是所有物質的基礎。他的理論是:原子是永恆存在的,不可分割,不能壓縮,且是固定不變的,相互間只有形狀、排列、位置和大小的區別,20世紀的科學家們現在發現他的這些假設居然異常精確。由於常以人類的弱點自我揶揄,故被稱為「談笑哲學家」。



基本行動
basic action

行動理論中指採取其他行動而未做出的行動。例如某人轉動開關而打開電燈,轉動開關是比打開電燈更基本的(因為打開電燈無法轉動開關),但動手指不算是基本行動,因為沒有用這個動作做任何事。當代哲學家已經辯論過如何區別行動--倒底轉動開關和打開電燈代表一個行動,還是兩個關係密切的行動



概括法則模式
covering law model

一種解釋的模式,藉著引用需要預定訴諸法則或一般命題的另一事件來說明某一事件,這些法則或命題使欲解釋的事件類型與被指為起因或條件的事件類型發生關係。該理論源於休姆的學說:當兩個事件被指為偶爾相關時,其中所有含意為它們具體說明了接續的特定規律,這在過去一再被遵守,以維繫這些事件。這個學說被邏輯實證論者亨佩爾(C. Hempel)賦予更多有力的說法。



行動理論
action theory

心靈(mind)哲學的次領域,在倫理學中尤其重要,涉及事情發生在人身上和人的作為或促成事情的發生之間的區別。行動理論家會考慮動機、欲望、目標、思慮、決定、意向(intention)、嘗試、自由意志(free will,參閱free will problem)等議題。主要問題是意志問題,或者把意向與身體行動連結起來的東西--維根斯坦(L. Wittgenstein)的公式化陳述:「如果我從我把手臂舉起這件事減去我的手臂舉起這件事,還會剩下什麼?」




sheng

聖在英文中的意思,接近智者(sage),或宗教上的聖徒(saint)。中國人相信,有道德的人可藉由自我修養而獲得非凡、或超自然的能力,並且作為他人的榜樣。孔子用這個詞來指稱過去的模範君主。




wu

道家哲理的基本概念。「無」(英文意為不存在"Not-being")、「有」(英文意為存在"Being")、無名(英文意為無可名狀者"the Nameless")和「有名」(英文意為具有名稱者"the Named")是既彼此依存,而又相互孕生。「無」和「有」是的兩個面相。不存在並非意味毫無一物(nothingness),而是欠缺可感知的性質;老子的觀點是,不存在比存在(Being)更優越。虛無(the Void)在其自身即含藏所有的可能性。存在(Being)若沒有「無」,則甚至連存在(Being)亦缺少效力。根據學者何晏(死於西元249年)的看法,「無」超越名稱與形式,因此是絕對、完整自足,並能夠完成任何事。



靈智學
anthroposophy

相信人類智能可以達到精神世界的一種哲學。提出這種哲學的斯坦納(Rudolf Steiner)稱之為「神智學」(theosophy)。他認為存在著一個精神世界,純粹思維可以理解這個世界,但是只有人固有的靈智才能充分認識它。斯坦納認為強化思想能夠重新理解精神世界,因此他試圖培養不依靠感覺而認識精神事物的能力。為此他在1912年成立靈智學會(Anthroposophical Scoiety),現今以瑞士多爾納赫(Dornach)為總部,全球均設有分部。



啟蒙運動
Enlightenment

17和18世紀歐洲的一次思想運動,它把上帝、理性、自然、人類等各種概念綜合為一種世界觀,得到廣泛贊同,由此引起藝術、哲學及政治等方面的各種革命性的發展變化。啟蒙運動的思想重點是對理性的運用和讚揚。對啟蒙運動的思想家來說,一般承認的權威,無論是在科學或宗教方面,都要置於獨立自由的心智的深入探查之下。在科學和數學方面,邏輯歸納法和演繹法的應用,使一種嶄新的宇宙論點產生成為可能。為尋求合於理性的宗教而促使自然神論的產生;還有更為激進的理性運用的結果,如︰懷疑論無神論和唯物論(materialism)。啟蒙運動產生了心理學和倫理學上第一批非宗教化現代理論,由洛克霍布斯(Thomas Hobbes)等人提出,這些觀點導致各種激進的政治學說的產生。洛克、邊沁盧梭孟德斯鳩(Montesquieu)、伏爾泰傑佛遜都對獨斷專行的國家體制作過順乎潮流的批判,並根據天賦人權和政治民主構擬出一種更高級的社會組織形式。啟蒙運動所留下來最有價值的遺產是︰人類歷史是一部人類普遍進步的紀錄這樣一種信念。



利己主義
egoism

倫理學用語,指我們必須這麼做以提昇自身利益的原則。抱持這種態度的一大好處是避免道德與自身利益之間任何可能的衝突;如果我們追求自身利益是合理的,那麼道德的合理性也同樣清楚。倫理學利己主義(ethical egoism)的規範理論有別於心理學利己主義(psychological egoism)的描述理論。心理學利己主義是對人類動機的概括,也就是說,每個人總是這麼做以提昇自身的利益。



自我
ego

拉丁文,即「我」之意。精神分析理論中指的是以「自我」或「我」所做的精神體驗的部分,能記憶、評價和計畫,並以其他方式對周圍的自然和社會世界產生反應和行動。根據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說法,自我與原我(id,精神領域中無意識、本能的部分)、超我(superego,形成所謂的「良心」或社會道德標準的主觀意識)共存,包含人格的執行功能。自我與人格(personality)或軀體並非和平共存,它更像是整合人的這部分和其他面相,如記憶、想像、行為等。自我透過建立起所謂防衛機制而成為原我與超我的中介。



教育哲學
education, philosophy of

運用哲學方式於教育問題和爭論點上(如學習由何組成及可被教授的實體為何)。部分哲學家認為教育哲學應為教育論述提供理論根據、闡明論點,但建立教育價值判斷和實體目標絕不僅止於單純地分析。

分析-綜合區別



分析-綜合區別
analytic-synthetic distinction

邏輯和知識論用語,指主題包含謂語的陳述(分析陳述)與主題不含謂語的陳述(綜合陳述)之間的區別。有些哲學家偏愛把否定會自我矛盾的所有陳述界定為分析陳述,而把綜合一語界定為「非分析」之意。這種區別由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中引進,在20世紀中期引起廣泛的爭議,特別是由奎因發出的反對觀點



無政府主義 (1840)
anarchism (1840)

政治理論的一種,堅持不需要也不歡迎所有的政權統治形式,鼓吹一種基於志願合作和個人、群體自由聯繫的社會。法國作家蒲魯東(P. J. Proudhon)在所著《什麼是財產?》(What is Property?, 1840)中第一次使用這個詞,一般學者公認他就是無政府主義運動的締造者。無政府主義者巴枯寧(Mikhail Bakunin)在「第一國際」(First International)會上與馬克思發生衝突,1872年第一國際解散,巴枯寧的追隨者繼續控制諸如西班牙、義大利等拉丁國家的工人組織。無政府主義者甚至認為要過渡到無政府的社會需要暴力革命,而不贊同政權自然轉移。無政府工團主義(anarcho-syndicalism)形成於1880年代末期,主張把工會當作工人階級直接行動的基礎,以癱瘓經濟和國家的大罷工為最高形式。19~20世紀無政府主義也鼓舞了英國新拉納克(New Lanark)和美國布魯克農場(Brook Farm)等實驗性團體的興起。1930年代法西斯主義壓制了無政府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革命式無政府主義喪失其舞台,被那些自由意志主義者和共產主義其他支派所取代。



儒家學說
Confucianism

西元前6世紀~西元前5世紀由孔子和隨後二千多年由中國人傳播的學術傳統與生活方式。雖然沒有組織為宗教,卻以類似宗教的方式深深影響了東亞人的心靈及政治生活。其中心思想是(人性、仁慈),符合禮(禮儀)、忠(忠於本性)、恕(互惠)、(孝道)者為善性。這些合而為(道德)。孟子荀子等人維繫了儒家學說,但一直到西元前2世紀董仲舒出現,儒家學說才開始影響深遠。當時儒家學說被視為漢朝的國教,《五經》則成為教育的核心。儘管有道教佛教的影響,儒家倫理卻一直對中國社會的道德面具有極大的影響。11世紀儒家思想復興,導致新儒學的誕生,並成為高麗李朝時期和日本江戶時期的一股思想主流。



阿拉伯哲學
Arabic philosophy
亦稱伊斯蘭哲學(Islamic philosophy)
9~12世紀阿拉伯哲學家的教誨,影響了中世紀歐洲的經院哲學。阿拉伯傳統把亞里斯多德主義(Aristotelianism)、新柏拉圖主義(Neoplatonism)與經由伊斯蘭教引進的其他思想結合起來。影響深遠的思想家有:波斯人金迪(al-Kindi)、法拉比(al-Farabi)、阿維森納(Avicenna)和西班牙人阿威羅伊,他們對亞里斯多德的詮釋被猶太思想家及基督教思想家採用。伊斯蘭教徒、基督教徒、猶太教徒加入了阿拉伯傳統,靠著哲學而非宗教的教條來區分彼此。當阿拉伯人支配西班牙時,阿拉伯哲學文獻被譯為希伯來文和拉丁文,這有助於近代歐洲哲學的發展。約同一時候在埃及,阿拉伯傳統由邁蒙尼德伊本‧赫勒敦(Ibn khaldun)加以發展。



伊本‧赫勒敦 (1332~1406)
Ibn Khaldun (1332~1406)

全名Abu Zayd Abd al-Rahman ibn Khaldun
阿拉伯歷史學家。出生於突尼斯,曾在突尼斯、非斯和格拉納達的統治者宮廷擔任官職,撰寫了他的傑作《歷史導論》,書中研究了社會性質和社會變遷,發展了一種最早的非宗教性的歷史哲學。他也寫了一部有關北非穆斯林的權威性歷史《訓誡書》。1382年前往開羅,被指派為教授和宗教法官。在帖木兒掠奪該城之前負責協調釋放市民,但1400年被帖木兒捉到大馬士革囚禁。他被視為中世紀最偉大的阿拉伯歷史學家。



法拉比 (878~950)
Farabi, al- (878~950)

全名Muhammad ibn Muhammad ibn Tarkhan ibn Uzalagh al-Farabi
拉丁名Alpharabius或Avennasar
中世紀伊斯蘭教偉大的哲學家之一。出生於突厥斯坦,他的父親可能是哈里發的一個貼身侍衛,幼年在巴格達長大。自西元942年起隨賽夫‧達夫拉親王任職,終其一生。法拉比的哲學思想受到當時巴格達學術界盛行的希臘哲學影響,尤其是亞里斯多德學說,認為人的理性優於天啟,宗教是用象徵的方法向他們灌輸真理。他像柏拉圖一樣認為哲學家的工作是指引人治國之道。著作超過一百多部,最有名的是《道德城市市民的理念》。



金迪 (800~870)
Kindi, al- (800~870)
全名Yakub ibn Ishaq al-Sabah al-Kindi
卒於西元870?年
第一位著名的伊斯蘭教哲學家。在伊朗馬蒙(al-Mamun)和穆阿台綏姆(al-Mutasim)兩位哈里發手下工作。是希臘哲學家們的第一個阿拉伯學生,他把重要的希臘著作翻譯成阿拉伯文,並試圖把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觀點納入一個新的體系中。他的一些短篇論文論及新柏拉圖主義所提出的一些哲學問題,還寫了270多篇有關占星術、印度算術、製劍以及烹飪方面的科學論文。



阿威羅伊 (1126~1198)
Averroës (1126~1198)
阿拉伯語作Ibn Rushd
全名Abu al-Walid Muhammad ibn Ahmad ibn Muhammad ibn Rushd
西班牙的阿拉伯哲學家。曾在哥多華、塞維爾和摩洛哥擔任法官和醫生。他對亞里斯多德的詮釋(通常用來反駁阿維森納的論點)由三部評注組成:(1)「小評注」,分析論文的簡短摘要;(2)「中評注」,解釋原文的字面意思;(3)「大評注」,更為高級和深刻的注解。阿威羅伊主要忠於亞里斯多德的思想,也結合柏羅丁的思想、伊斯蘭教超自然的神、宇宙造物主等特點,以及部分擷取希臘、阿拉伯人的哲學思想,而賦予亞里斯多德主義「原動力」。



阿維森納 (980~1037)
Avicenna (980~1037)
阿拉伯語作伊本‧西拿(Ibn Sina)
全名Abu Ali al-Husayn ibn Abd Allah ibn Sina
伊斯蘭教哲學和科學家,生於布哈拉(Bukhara,位於烏茲別克境內)。曾為幾位蘇丹的御醫,並兩度出任大臣。其著作《醫典》(Canon of Medicine)長期以來是醫學方面的權威之作。《治療論》(The Book of Healing)則是一部哲學和科學百科全書。其他作品包括《救世書》(The Book of Salvation)、《指導書》(The Book of Directives)和《評論集》(Remarks)。他的思想(特別是對亞里斯多德哲學的詮釋)對中世紀歐洲的經院哲學派影響很大,其中心思想在於上帝必須存在的觀念。



邁蒙尼德 (1135~1204)
Maimonides, Moses (1135~1204)

原名Moses ben Maimon
猶太哲學家、法學家和醫師。在伊斯蘭教統治下,他不得不祕密信奉他的信仰。為了獲得宗教自由,他定居埃及(1165),在那裡因醫術高明而成名,並成為薩拉丁蘇丹的御醫。二十三歲起開始編撰他的首部著作--用阿拉伯文撰寫的密西拿評註,十年後方才完成。其他著作有:關於猶太人法律的不朽巨作《密西拿律法書》(希伯來文);宗教哲學經典著作《迷途指津》(阿拉伯文),號召人們更理智地學習猶太教,並試圖將科學、哲學和宗教融合。他被認為是中世紀猶太教最偉大的知識分子。



先驗知識
a priori

知識論(epistemology)中,指與一切具體經驗無關的知識,與後驗的(a posteriori)(或說從經驗得來的)知識相對立。兩者均源自中世紀經院哲學家對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理念的辯論(參閱scholasticism)。它們現行的用法,由康德(Immanuel Kant)首創,他提出分析-綜合區別(analytic-synthetic distinction)來搭配先驗-後驗區別(a priori-a posteriori distinction),藉以定義其知識理論。




笛卡兒循環



笛卡兒循環
Cartesian circle

傳說中笛卡兒使用的循環推理。由於笛卡兒清楚而分明地理解上帝是完美的存在物,他推斷上帝存在而不會欺騙他。如果一個清楚而分明地被感知的理念是錯的,那麼既然上帝賦予他確認任何清楚而分明地感知之理念的傾向,結論將是上帝會欺騙他。因此,一個清楚而分明地被感知的理念不可能是錯的。這個論點是循環的,因為除非已經假設清楚而分明的理念一定是對的,並無足夠的理由來接受第一個步驟。



笛卡兒主義
Cartesianism

淵源於現代哲學創始人笛卡兒的哲學傳統。是一種理性主義形式,基本思想是區分精神和物質,認為精神的本質是思維,物質的本質是三維的廣延。上帝是第三者,是無限的物質,其本質是必要存在。上帝結合心靈和肉身創造了第四者--混合物質,即人類。身心二元論產生了有關因果相互作用和知識的問題,而對這些問題的不同的答案構成了笛卡兒哲學的不同分支。最具有影響力的笛卡兒理論是動物基本上是機械性的,甚至沒辦法感受疼痛。



絕對命令
categorical imperative

亦譯定言命令。在德國哲學家康德的倫理學中,絕對命令指對一切行為者是無條件的或絕對的道德律。這一道德律的正確性或要求不依任何動機或目的而轉移。如「你不可偷盜」就是絕對的,不同於那種與欲望有關的假定命令,例如「如你要得人心,你就不可偷盜。」康德認為這樣的絕對命令是唯一的,他用各種形式進行了表達。「只能按照你願意其成為普遍規律的準則行動」是純粹形式的或邏輯的陳述,表達的是行為理性的條件而不是行為道德的條件,關於後者康德是這樣表達的︰「對待人的行動,無論是對你自己或對別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將其當作目的,絕不只當作手段。」



亞歷山大派
Alexandrists

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哲學家們,以蓬波納齊(1462~1525)為首,他們信奉阿弗羅狄西亞的亞歷山大(Alexander of Aphrodisias,西元2~3世紀)對亞里斯多德《靈魂論》(De Anima)的解釋。亞歷山大主張《靈魂論》是否定個人永生的,認為靈魂是一種物質,因此是一種會死的實體,根本上是與肉體聯繫在一起的。亞歷山大派不贊同托馬斯‧阿奎那和其追隨者們的意見,他們解釋亞里斯多德認為個體的靈魂是永恆不朽的,也不同意拉丁阿威羅伊主義者(Averroist)認為個體死後其智慧將再被吸收進永恆的智慧中的觀點。



因果
causation

第一個事件(因)引發另一事件(果)時,這兩個暫時並起或連續事件之間的關係。休姆主張必要關聯的想法(屬於一般因果概念的一部分)是主觀的。根據休姆的說法,主張甲類事件促成乙類事件的客觀內容只是經驗中我們所發現的甲類事件之後總是跟著乙類事件。有些哲學家認出了自然(亦稱物質或內在)因果(「縱火犯放火」)與事件(亦稱外在)因果(「短路引發火災」)之間的差別。



犬儒學派 (西元前400~600)
Cynics (400B.C.~600)

希臘哲學學派之一,活動時期在西元前4世紀到西元6世紀,以其聚會地點Cynosarges得名。蘇格拉底的門徒安提西尼(Antisthenes)被認為是這一學派的創始人,錫諾普(Sinope)的戴奧吉尼斯(Diogenes)則是該派的典型。犬儒學派認為:貧窮、自足、禁欲的生活才是唯一的美德;其與其他學派的區別,主要在於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態度,而不是其思想體系。該學派影響了斯多噶哲學的發展



伊比鳩魯主義
Epicureanism

伊比鳩魯(Epicurus)所講授的哲學。在古代的論戰裡以及在後來的一般說法中,這個名詞被當作「快樂主義」(hedonism)的意義用,其宗旨即愉悅或快樂是唯一的內在和善。一般說來,伊比鳩魯主義指的是為某種優雅風格的愉悅、舒適及高度生活而努力,雖然這些意義大體上僅和伊比鳩魯實際所講授的內容相關。



分析哲學
analytic philosophy

英美的哲學運動,其特點在於使用方法偏重語言及對其所表達觀念的分析。分析哲學一般反對歐陸哲學(Continental philosophy),但其反對的意義在於公開強烈的質疑。分析哲學家們原本研究的課題是邏輯、語言、知識論和心靈哲學(philosophy of mind),但也把其觀念應用到其他領域,如後設倫理學(參閱ethics)、形上學(metaphysics)和宗教哲學(philosophy of religion)。分析哲學傳統源自英國的經驗主義(empiricism),開始於20世紀初,由羅素(Bertrand Russell)、摩爾(G. E. Moore)和懷德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等人鼓吹。與維也納學圈(Vienna Circle)、邏輯實證論(logical positivism)、弗雷格(Gottlob Frege)和維根斯坦早期的研究也有密切的關係。後來主要的貢獻者包括艾爾(A. J. Ayer)、賴爾(Gilbert Ryle)、奎因(W. V. O. Quine)和奧斯汀(J. L. Austin)



易經



易經
Yi jing

亦拼作I ching
(英譯為「變化之書」〔Book of Changes〕)古代中國的文書,儒家學說的五經之一。傳統上認為此書的主要部分是文王(在世期間可能在西元前12世紀)所作,其內容是討論周朝的巫祝所使用的一套占卜系統。補充此書的註,據信可追溯至戰國時代(西元前475年~西元前221年),則為說明哲理,企圖解釋這個世界及其倫理原則。此書的宇宙論是,人與自然乃是處於彼此關聯的同一系統之中。此一觀點使得它成為舉世流行的書籍。



陰陽
yin-yang

東亞思想中,兩種構成生命之各方面和現象的互補力量與原理。陰的性質是土地、女性、黑暗、被動與吸收;陰的體現是在偶數,以及河谷和溪流,可以老虎、橘色和「陰爻」來代表。陽的性質是天空、男性、光明、主動與穿透的。陽的體現則為奇數和山脈,可以龍、天藍色和「陽爻」。他們共同表示出對立物的相互依賴。



中庸
Zhong yong

亦拼作Chung yung,英譯亦作Doctrine of the Mean(持平執中的信條)
儒家的四篇重要文書之一,這四篇文書於1190年由朱熹合併出版後,以《四書》為名。《中庸》的形上思想讓佛教徒與早期的新儒學學者深感興趣。雖然此書實際上只是屬於五經中的《禮記》(禮儀之書)的一部分,但朱熹認為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孔子的曾孫子思。《中庸》傳達的想法是,人在一生的活動與人際關係中,應該要實踐溫和穩健、公正、沒有偏見的理想。



左傳
Zuo zhuan

亦拼作Tso chuan
古代《春秋》(春、秋年鑑)一書的註釋。此書對於《春秋》一書中所涉及的事件,提供廣泛的敘述性說明以及背景資料,而且對於當時的思想學派,也留下了真實的歷史文件以及書面的證據。最後,本書提供該時期主要的政治、社會與軍事大事的綜合說明。過去曾相信此書的作者是左丘明,他是位古代的史學家,但我們對他幾乎毫無所知。而現代的學術研究認為,此書的作者生活在西元前475至西元前221年之間,但名姓不詳。




atman

印度哲學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指人本身的永恆核心。它在人死後繼續存在,並且轉移到一個新生命裡去,或者從生存的羈絆中獲得解脫。這個詞後來成為「奧義書」(Upanishad)的哲學中心思想,認為︰「我」是人的一切活動的基礎,正如梵(Brahman,絕對)是宇宙活動的基礎一樣。在印度哲學的不同流派中,數論(Samkhya)派、瑜伽(Yoga)派和吠檀多都特別重視「我」的概念,不過對於這一概念的解釋則按照每派的一般世界觀而有所不同。



羈束理論
bundle theory

休姆提出的理論,指出心靈只是從印象中導出觀念,沒有較深的統合或連貫,僅在形似、先後、因果方面相關。休姆在否決物質自我或統一自我方面的優秀論述,預示了一次哲學危機,讓康德從中致力於拯救西方哲學。



劍橋柏拉圖派 (1601~1700)
Cambridge Platonists (1601~1700)

17世紀英國的一個哲學和宗教思想家集團。其領袖為惠奇科特(B. Whichcote, 1609~1683),他在劍橋的主要信徒有寇德華斯(Ralph Cudworth)、摩爾(H. More, 1614~1687),以及在牛津的格蘭維爾(J. Glanvill)。劍橋柏拉圖派訓練得像清教徒一樣,他們反對強調神權任意性的喀爾文派。他們認為政治哲學家霍布斯和喀爾文派全都錯在認定道德是對意志的順從(參閱voluntarism)。他們主張道德本質上是理性的,善良的人對於善的熱愛同時也就是對其本性的一種理解,即使上帝也不能靠絕對權力來改變它。



美學
aesthetics

對自然和藝術評價的哲學研究,涵蓋了美和感覺。什麼才算是美的東西或經驗是美學的中心課題。雖然美學在範圍上比藝術哲學來得廣,但藝術常被視為自然的一個主要典型和美學主張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黑格爾(G. W. F. Hegel)認為美學的主要工作是對各種形式的藝術和精神內容所作的研究。早期的美學作品有柏克(Edmund Burke)的《關於崇高美和秀麗美概念起源的哲學探討》(On the Sublime and Beautiful, 1757)、康德的《判斷力批判》(Critique of Judgment, 1790)和維根斯坦的《哲學探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1953)。

淮南子


淮南子
Huainanzi
中國道家經典,在貴族淮南王的贊助下,約於西元前139年撰成。這部作品涉及宇宙論、天文學與治國之術。此書主張,源於虛空,道創生出宇宙,最終並產生物質性的力量。這些物質性的力量結合,形成陰陽,陰陽再生成繁複多樣的萬事萬物。《淮南子》書中的許多見解,被道家思想家以及儒家學者奉為原理。


黃老學派
Huang-Lao
一種政治的意識形態,奠基在歸屬於黃帝的教義,以及老子的道家學說之上。這種治國之術,強調和諧與不干涉的原則,在西漢早期(西元前206年~西元25年)成為主導帝國朝廷的意識形態。主張黃老思想的大師認為,老子的《道德經》完美描述了統治的藝術,他們並尊崇傳說中的黃帝,視為黃金時代的創建者。他們的學說形成了最早的、有清楚的歷史證據的道家信仰運動


列子
Liezi
中國道家經典。雖然過去都認為《列子》一書乃得名於作者,但以此書目前之形式推測,此書可能出現於三世紀或四世紀。此書與早期道家經典相似,都強調神秘的(路向)。其中〈楊朱〉一章表示,違逆至不過是徒勞無益;該書並主張,人在一生中所能期昐者不外乎性、音樂、肉體之美好與物質的豐裕。此一極端重視自我利益、對生命持宿命論的信念,乃是道家思想史上的新發展。


論語
Lunyu
英譯名稱為 Analects
儒家的四篇重要文書之一,這四篇文書於西元1190年由朱熹合併出版後,成為《四書》。學者認為《論語》是關於孔子的教諭最可靠的材料。此書幾乎包含所有儒家學說的基本倫理概念,比如(善意)、君子(卓越的男子)、(上天)、中庸(持中執平的信念)、禮(合宜的行為)以及正名(改正名稱)。此書也包含諸多直接引用自孔子的語錄,及其弟子對於這位智者之日常生活的觀察記錄。


孟子
Mencius
中國儒家論述政治的著作,孟子所著。此書主張,一般人民的福祉,優先於任何其他的考量;當統治不再實踐善政與公正,則他從上天所獲得的賜命(即其統治的權力)將被撤銷,他也應該被撤換。《孟子》原先並未成為儒家經典,是直到12世紀,朱熹將此書與《大學》、《中庸》以及《論語》合併為《四書》一起出版後,才奠定其地位。



qi
中國哲學思想認為,氣無所不在,是構成萬事萬物的本質。早期道家思想家和煉丹術士認為,氣是與氣息以及身軀裡的流體相關聯的生命力量,並尋求控制它在身體裡的運行,以求獲得長壽和精神上的力量。在中國的靜坐、醫學和武藝中,對氣的操縱至關重大。十世紀至十三世紀的新儒學認為,氣是從太極(Great ultimate)中,透過宇宙間的排列原則「理」而發散出來,並藉由陰和陽轉變成基本元素



ren
亦拼作jen
儒家學說中,「仁」是所有品德的根本;在英文中,「仁」則翻譯成「人道」(humaneness)或「良善」(benevolence)。「仁」本來是代表統治者對於臣民的仁慈,但孔子將「仁」界定為完美的品德,孟子則使「仁」成為人性中最顯著的特性。在新儒學中,「仁」是由天所賦予的道德品質。


書經
Shu jing
中國古代的五經之一。《書經》記載中國古代的歷史,其中並包含中國最古老的寫作風格。該書共五十八章,一般認為其中三十三章是西元前四世紀或更早時期的真實作品。《書經》的前五章意在保存中國傳說中之黃金時代的皇帝的話語,並喚起人們對其事功的記憶。接下來四章記錄夏朝。又之後的十七章記述商朝。最後三十二章則涵蓋西一朝。



tao
中國思想裡的重要概念,代表正確或神聖的道路。在儒家學說中,「道」代表道德上通往正確行為的道路。在道家思想中,此一觀念則具有廣泛的涵意,涵蓋自然界中可見的過程;萬事萬物依循「道」而變化,而「道」也是潛藏於此過程底下的原則。此一原則,即稱為「至道」(Absolute Tao)。雖然「至道」的實踐者無法完全徹底領悟它,但它卻是生命的指導原則。道家信仰者視生命與死亡為通往「至道」必經的階段,並提倡一種教人順從自然本質的生活方式。


道家;道教
Taoism
亦拼作Daoism
中國思想與宗教的主要傳統。雖然所有中國的思想學派都運用的觀念,但在將「道」提昇為社會的理想時,才產生了道家。傳統上認為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以及經典文書《道德經》的作者。其他的道家經典包括《莊子》(成書於西元前4世紀至3世紀,見莊子)和《列子》。在道家思想中,道是無從預測的力量或原則,但卻是潛在地包含所有現象的形式、實體與動力;而人不應該干涉此一自然的智慧。透過與自然秩序全然符合的行為,可以達成「」(或稱之為優越的品德),而且可以讓德的完成者在其成就中,沒有留下他自己的痕跡。傳統上認為,所有的存在與事物,基本上都可合而為一。道教對自然與自然秩序的專注,補足了重視社會的儒家學說;而道家思想與佛教的融合,乃是的基礎。


道德經
Tao-te ching
漢語拼音為Daode jing
中國思想的經典文書。此書撰寫於西元前6世紀至前3世紀之間,雖然一度按照傳統上視老子為其作者,而稱它為《老子》,但此書作者真正的身份至今無法判定。《道德經》對於飽受混亂所折磨的國家,提出一種目的在於回歸和諧與平靜的生活方式。此書鼓勵一種無所作為的處事態度,但這種無所作為並非完全的消極,而應理解成避免任何不自然的行為,進而讓自然地處理事情。此書的構思乃是作為統治者的手冊,主張統治者應以無為的態度來治理國家,不對臣民有任何禁制或約束。《道德經》對所有中國後世的思想與宗教學派一直擁有深遠的影響,長久以來對此書的評論達數以百計。



xiao
亦拼作hsiao
儒家學說認為,孝是人對於父母及其他長輩,所表現的服從、奉獻與照護的態度,並視之為道德行為的基礎。孝起初根植於中國封建制度裡階層化的意識形態,而被孔子提昇為道德的指令。他引用它來作為的根本。孝不僅被視為家庭和諧的根本,同時也是社會與政治穩定性的基礎。


玄學
Xuanxue

亦拼作Hsüan-hsueh
中文意為幽晦難測的學問
中國在三至四世紀的思想運動,此時乃是儒家學說喪失魅力的時代。此一學術思想創始於王弼(西元226~249年),此運動徹底地重新詮釋儒家的典籍,並納入道家的觀點。王弼及其追隨者嘗試判定終極實體的性質究竟是存在(Being)亦或虛無一物(Nothingness),並追尋探索,究竟潛藏在一件事物之原則,是普遍的?亦或是特定的?此一運動在中國佛教的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歸納法問題



歸納法問題
induction, problem of

從一個普遍概念的已被觀察到之事例所具有的特性,推論出該概念的尚未被觀察到之事例,關於證明此一推論為合理的問題。舉例來說,如果我曾見過的翡翠都是綠色的,若說我過去的觀察並不全然導出(或演繹上蘊含)所有翡翠都是綠色的話,我有何資格推論所有翡翠都是綠色?我們能推論說從部分人口樣本的特性就是全部人口的特性嗎?一位品管工程師檢視由特定製造程序生產出的一組一百枚燈泡樣本,發現其中五枚有瑕疵,可能會結論說同一程序過去及將來生產的所有燈泡有5%的瑕疵品。為證明工程師的推論合理,必須滿足下述兩個判準:(一)樣本的取得是隨機的(亦即一百個燈泡一組的每一組被選來檢視的機率相同),(二)樣本的數量要夠大(就數學精確計算來說)。




直覺;直觀
intuition

在哲學上,指獲得那些並非或無法從推論或觀察得來之知識的能力。據此,既然直覺是被設想來解釋其他來源所不提供的那些知識,它就被認為是一種原初的、獨立的知識來源。關於一些必然真理與基本道德原則的知識,有時便以此方式解釋。康德使用直覺這一術語的意義,是指對個別實體(individual entities)的立即知覺;在這意義上,直覺(德語為Anschauung)可能是經驗的(例如對於感覺與料〔sense-data〕的意識),或是純粹的(例如對於先驗而作為所有經驗直覺之形式的時間與空間的意識)。斯賓諾莎柏格森認為,直覺乃是將世界認作一個互相聯繫之整體的具體知識,對比於經由科學與觀察而得的片段的、「抽象的」知識。



正義
justice



哲學上,關於一個人的功過(應受賞或受罰),跟降臨他/她身上或配予他/她的好事壞事,兩者之間的適當比例之概念。西方世界解釋正義概念時,幾乎都是以亞里斯多德對正義此一德行的討論為起點。亞里斯多德認為,正義的關鍵要素是以類似方式處理類似事例,這一觀點使得後來的思想家致力於釐清哪些相似點(需求、功績、天賦)與正義相關。亞里斯多德區分兩種正義,一是分配財富或其他物品的正義(分配的正義〔distributive justice〕),一是賠償(reparation)的正義,例如某人因做錯事而受罰(報應的正義〔retributive justice〕)。正義觀念也是正義國家(just state)觀念--政治哲學的一個中心概念--的基本成分。



多值邏輯
logic, many-valued

形式系統,在其中,合於規範的公式被解釋為能夠有經典的真或假二值以外的值。多值邏輯系統中合於規範之公式所具有的值的數量,從三個到無限多個。



邏輯哲學
logic, philosophy of

關於邏輯的性質與範圍的一般性哲學議題。邏輯哲學提出的議題範例如:「邏輯法則是基於實際世界的什麼特性而為真?」、「我們怎麼知道邏輯的真?」以及「邏輯法則能被經驗證明為假嗎?」關於邏輯主題的特徵,有各式不同說法,如思維法則、「正確推論的規則」、「有效論證的原則」、「某些所謂邏輯常項(logical constant)的使用」、「僅僅立基於所含詞語之意義的真理」,等等。



邏輯實證論
logical positivism

分析哲學早期的形式,啟發自休姆的思想、羅素懷德海的邏輯學以及維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叢》(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1921)。在1922年維也納大學的一個以石里克(Moritz Schlick, 1882~1936)為主題的研究小組中,此一學派正式成立,以維也納學圈之名在該校維持到1938年。它提出幾個革命性的論題:(一)一切有意義的論述,不是由(a)邏輯與數學的形式句子組成,就是由(b)專門科學的事實命題組成;(二)任何宣稱為事實的主張,唯有在有可能說該主張如何能被證實的情況下,該主張才有意義;(三)形上學主張,不屬上述(一)之中的任一類,乃是無意義的;以及(四)所有關於道德價值、美學價值或宗教價值的陳述,在科學上都是無法驗證的,因而是無意義的。



程朱學派
Cheng-Zhu school

中國新儒學的學派。此名稱得自於兩位領導該學派的思想家:程頤(另見程顥與程頤)與朱熹。程頤教導後學,想認識「理」(基本的原理),應該藉由演繹、歸納、研究歷史以及參與政治,來探索世上的萬事萬物。朱熹則認為,理智的探索為培養道德人格的關鍵。這個學派主宰中國近世的思想界,直到1911年的共和革命。



大學
Da xue

(英文的翻譯是:博大之學﹝Great Learning﹞)中國文獻中的一篇文本,咸信其作者為孔子與其門徒曾子。幾世紀以降,《大學》原本只是《禮記》(參閱Five Classics)的一章。當《大學》納入四書出版後,聲譽大增。這篇文章敘述,世界和平並非不可能達到,只要統治者先妥善治理自己的國家;但他必須先使其家門井然有序,才能達成這個目標;而治家又要求個人必須具備品德。朱熹在《大學》的序言中闡述,該篇文書是提供個人發展的途徑,指導每一個人培養良善、公正、得體與智慧。




de

(英文的翻譯是品德"virtue")在道家思想中,德是道的潛質,而道則存在於萬物之中;對儒家學說而言,德是內在的良善和得體合宜。在兩套體系中,德都被當作道的行動原則,因此也是生命或道德的原則。《道德經》將德描述成自我的軀體中無意識的運作,能夠與自然和諧共存。當人棄絕野心和爭論的心情,追求自然的生活,個人的德將可蓬勃發展,並將察覺到普遍於宇宙間之潛在的統一。



五經
Five Classics

五部與孔子有關的古代中國書籍。
兩千多年以來,五經在中國的社會、政府、文學與宗教中皆被尊為權威。中國學生在嘗試研讀五經之前,通常先從篇幅較短的四書讀起。五經分別為《易經》(變化之經典)、《書經》(歷史之經典)、《詩經》、《儀禮》和《春秋》(春、秋年鑑)。西元前136年起,當儒家學說成為官方的意識形態,從此開始傳授五經,直到20世紀初期為止。任何想在龐大的政府官僚體系裡謀求職位的學者,都必須精通這些文書。



四書
Four Books

古代的儒家文書,從西元1313年至1905年,在中國成為參加文官考試的基本教材。(參閱Chinese examination system)。四書可作為儒家學說的導論;傳統上,學子在研習較為艱深的五經之前,多先從四書著學。這四部文書是由朱熹所註釋,並合為一書,於西元1190年出版;這對儒家學說在中國的復甦頗有助益。這四部文書包括《大學》、《中庸》、《論語》以及《孟子》。《論語》一書據聞包含直接出自孔子的語錄,並被視為孔子之教誨的最可靠來源

必然性



必然性
necessity

在邏輯和形上學中,命題模態是可能性模態的兩倍。必然性的命題,或著必然為真,或著必然為假。必然為真的命題,是在任何可能的世界中,都不可能為假的命題(舉例來說,2+2=4)。偶然為真的命題,是個真的命題(舉例來說,「法國是民主制國家」),但如果世界在某些方面有所變異,則該命題為假。必然為假的命題,是在每個可能的世界中皆為假的命題(舉例來說,2+2=5);而偶然為假的命題,則當世界在某些方面有所變異,則將成為真的命題。必然性的命題因此都排除必然性的真理與必然性的偽誤,雖然這個詞語通常限制在必然性真理的類別中。



新康德主義
Neo-Kantianism

約從1860年開始,康德主義在日耳曼大學的復興。新康德主義首先主要是認識論上的運動,而後緩慢擴展至整個哲學領域。最早推進復興康德觀念的關鍵力量,來自於自然科學家。亥姆霍茲將生理學對感官(sense)所進行的研究,應用在1781年《純粹理性批判》(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所提出的問題:空間感知在認識論上的重要性。新康德主義在20世紀初期的馬堡(Marburg)學派中達於巔峰,其學者保括柯文(Hermann Cohen, 1842~1918)和那托普(Paul Natorp, 1854~1924)。他們拒絕接受亥姆霍慈的自然主義,重新肯定先驗方法的重要性。另一位馬堡學派的健將卡西雷爾則將康德哲學之原理的影響,帶入整個文化現象的領域。文德爾班(Wilhelm Windelband, 1848~1915)和李凱爾特(Heinrich Rickert, 1863~1936)則將康德主義引入歷史哲學。新康德主義也影響胡塞爾的現象學和海德格的早期作品。



新托馬斯主義
Neo-Thomism

聖托馬斯‧阿奎那及其後世評註者所發展出來的、哲學與神學系統在現代的復興。新托馬斯主義追隨阿奎那對自然領域(由理性與哲學所支配)以及超自然領域(信仰與神學在此主導)的區別。阿奎那的思想從整個16世紀以降,特別受到道明會(Dominican)評註者的分析與重述。在19至20世紀,尤其受到耶穌會(Jesuits)和教廷的影響之下,重新復興此一研究,以作為回應當代問題的哲學基礎。從20世紀中葉以降,新托馬斯主義嘗試發展出一套適切的科學哲學,以解釋現象學和精神病學上的發現,並評價存在主義自然主義和本體論。



新實在論
New Realism

20世紀早期在形上學和認識論上的思潮,反對主宰英國和美國大學的唯心主義。早期的領導者包括詹姆斯、羅素和摩爾,他們採用實在論這個詞來顯示他們對危心主義的反對。1910年,蒙塔古(William Pepperel Montague)、派里(Ralph Barton Perry)及其他人簽署一篇題為〈六位實在論者的網領與第一篇宣言〉(The Program and First Platform of Six Realists)的文章,隨後於1912年合作出版《新實在論》(The New Realism)。新實在論者為了捍衛已知事物的獨立性上,他們肯定:在認知「知識的內容時,當知識產生,位於心靈中或在心靈之前者,在數目上與已知的事物相一致。」(直接實在論的一種形式)。部分實在論者認為,這種認識論上的一元論,似乎未能對於心靈易於錯誤的傾向,給予令人滿意的解釋。



認知論
cognitivism

後設倫理學(metaethics)中的一種論點,認為:一、道德語句(例如一些使用「對」、「錯」、「應該」等道德詞彙的語句)的功能在於描述一個道德事實的領域,其獨立於個人主觀的思想與感覺;二、因此,道德陳述可被設想為客觀上正確或錯誤。認知論者通常都試圖找出道德言說和科學與日常實際言說之間的相似處,以支持他們的主張。認知論遭到各種形式的非認知論(noncognitivism)的反對,所有這些反對意見都一致否定認知論者所持的主張:道德語句的功能在於陳述事實。



非認知論
noncognitivism

非認知論者拒斥認知論的獨特論旨:道德語句是用來表示事實陳述。對於道德語句,非認知論者提倡各種不同選擇的意義理論。1936年,艾爾在他的《語言、真理和邏輯》(Language, Truth and Logic)中表示,情感主義者(emotivist)的論旨是,道德語句完全不是陳述。(參閱emotivism)在1952年的《道德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Morals)中,哈爾(Richard M. Hare, 1919~)同意,在下道德判斷時,我們主要不是在尋求描述任何事;他也宣稱,我們也不是單純地表達態度;而是,他指出:道德判斷在進行規範--也就是一種命令式的語句。



規約論
prescriptivism

在形上學中,認為道德判斷是規範,並因此擁有命令的邏輯形式的觀點。規約論首先由哈爾(Richard M. Hare, 1919~)在《道德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Morals, 1952)中所提倡。哈爾主張,不可能從一套描述性的語句中推導出任何規範,儘管如此,他仍嘗試,在受到道德判斷必須是「可普遍化」的限制之下,為道德推論提供立足點:也就是說,一個人判斷一項特定行動為錯誤,他也必須判定所有在「指涉上」相似的行動為錯誤。可普遍性並不是一項實質的道德準則,而是道德語詞的邏輯特性:任何使用諸如「正確」和「應該」的語詞的人,在邏輯上都勢必導向可普遍性。



前蘇格拉底哲學家
pre-Socratics

最早的希臘哲學家(他們都在蘇格拉底之前)都將注意力放在自然世界的起源與性質的問題上,這使得他們被稱為宇宙論者或自然論者。其中最重要的是米利都(Milesians)的泰利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尼、色諾芬尼、巴門尼德、以弗所(Ephesus)的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安那克薩哥拉、德謨克利特、芝諾(埃利亞的)和畢達哥拉斯。



歷史哲學
history, philosophy of

哲學的分支,涉及關於歷史之意味深長與歷史解釋之本質的議題。傳統上認為歷史哲學是第一階的探究,以整個歷史過程為主題,總目標是全面闡釋歷史進程。作為第二階的探究,歷史哲學則集焦於從事歷史研究者用以探討人類過去歷史的方法。第一階意義的歷史哲學,通常名為思辨性(speculative)歷史哲學,歷時久遠,有各式各樣發展;第二階意義的歷史哲學,名為批判性(critical)或分析性(analytical)歷史哲學,20世紀時才嶄露頭角。



整體論
holism

社會科學哲學中的一種觀點,否認下述看法:所有大規模的社會事件與條件,最終都可從參與其中、在其中享樂或在其中受苦之個人的角度得到解釋。方法論的(methodological)整體論,主張至少有某些社會現象,我們對它們的研究是必須在其特有的自主與宏觀的分析層次上進行;主張至少有某些社會「全體」(whole),是不可約簡為個人行為或者從個人行為的角度獲致完全解釋。語義學的(semantic)整體論,否認下述主張:所有跟大規模社會現象有關的富含意義的陳述(例如「工業革命導致都市化〔urbanization〕」),都能毫無保留地轉譯成跟男性及女性個體的行動、態度、關係與境遇有關的陳述。



形質論
hylomorphism

形上學觀點,認為每一個自然體都包含兩種本質:潛在的(potential,亦即元質〔primary matter〕)與實在的(actual,亦即實形〔substantial form〕)。形質論是亞里士多德自然哲學的中心學說。他主要是依據對變化(change)的分析來論證形質論。如果一個存有(being)發生變化(例如從冷變熱),某種恆久之物必定存在著,在整個變化過程中維持不變;再者,必定有個實在本質使得先前狀態與後來狀態區別開來。恆久本質即質料(matter),實在本質即形式(form)。



物活論;萬物有生論
hylozoism

認為所有物質,或者就其自身而言,或者藉由參與一個世界靈魂(world soul)或某個類似本質的運行,都是有生命的。物活論在邏輯上必然有別於泛靈論的早期形式(將自然擬人化),也有別於泛心論(panpsychism,將某種意識或知覺的形式賦予一切物質)。此詞是寇德華斯在17世紀時創造的,他跟摩爾(Henry More, 1614~1687)一起提及「可塑性」(plastic nature),亦即一種無意識的、無實體的本質,作為神操縱變化的工具,來控制、組織著物質,因而產生自然事件。



個體性
individuation

限定一個以某種方式指認的個體,在數值上等同於或相異於一個以另一種方式指認的個體(例如金星〔Venus〕,早上稱作「晨星」〔the morning star〕,黃昏時稱作「昏星」〔the evening star〕)。一個個體之概念,似乎有賴於在一些可能狀況下它可被如實辨識為它自身,因此個體性的問題在本體論邏輯中非常重要。一個存在於兩個不同時間中之個體的指認問題(跨時指認),是個體性問題眾多可能的出現形式之一:什麼使得毛毛蟲等同於蝴蝶?什麼使得現在的你這個人等同於十年前的那個你?在模態邏輯中,跨世界(transworld)個體性(或說跨世界指認)問題頗重要,因為模態邏輯系統的理論語義學標準模式假設了,同一個體存在於一個以上可能世界(possible world)中的說法是合理的。



彌爾的方法



彌爾的方法
Mill's methods

彌爾在他的《邏輯學體系》(System of Logic, 1843)所區辨出來的五種實驗推論的方法。假設有個人,對於在一組特定的條件下,對於決定,什麼因素在引起特定的結果(稱為結果E)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有興趣。一致性的方法告訴我們,要去尋找,出現在所有結果E發生的情況下的因素。差異性的方法告訴我們,要去尋找某些在結果E發生的情況下的因素,以及當結果E並未發生的另一個相似情況下所欠缺的某些因素。一致性與差異性的聯合方法,結合前兩種方法。殘餘(residues)的方法應用在,當結果E的部分,可藉指涉已知的因素加以解釋;這個方法並告訴我們,將「殘餘」歸之於其餘當結果E發生的條件。相伴變項的方法,則是運用在當結果E能夠以不同的程度出現時;如果我們確認一個因素F,諸如氣溫,它的變項與結果E的變項,如尺寸,有正相關或負相關的關係。而後我們能夠指出因素F在因果上與結果E相關連。



心靈哲學
mind, philosophy of

哲學的分支,研究心靈之性質與其各種呈現,包括意向(intentionality)、知覺(sensation)與感官知覺(sense perception)、感覺(feeling)、情感、夢、個性與人格的特徵、無意識、意志、思想、記憶和信念。心靈哲學以其強調對概念的分析與澄清,異於對心靈進行的、以經驗為依據的研究(舉例來說,包括心理學、生物學、生理學、社會學與人類學)



心身問題
mind-body problem

心靈與身體之關係的形上學問題。這個現代的問題根植於笛卡兒的思想中,他賦予二元論一個古典的公式化的闡述。即使在笛卡兒當時,他的身心交感論遭受許多批評。霍布斯主張,除了運動中的物質之外,別無一物存在,也沒有所謂的心靈的實體,只有物質的實體。某一種唯物主義也受到笛卡兒的論敵伽桑狄(Pierre Gassendi, 1592~1655)的支持。斯賓諾莎則斷定有單一的實體,其中心靈和物質都是屬性;他的理論又稱為心身平行主義(psycho-physical parallelism)其他近來受到許多討論的觀點是中樞狀態唯物論(central-state materialism),又稱為同一論和雙面相理論



一元論
monism

在形上學中,主張世界基本上是單一實體,或只包含一種實體的學說。一元論站在二元論和多元論的對立面上。一元論的範例包括唯物主義、泛神論以及形上學的唯心主義。



自然主義謬誤
naturalistic fallacy

視「善」(或任何相等的詞語)彷彿它是自然屬性的名稱的謬誤。1903年,摩爾在他的《倫理學原理》(Principia Ethica)一書中提出他的「問題待解的論證」(open-question argument),對抗他所謂的自然主義謬誤,其目的在於證明,「善」是個簡單的、無可分析的性質名稱,它無法以世界上某些自然的性質加以界定,無論它是彌爾所言的「使人感到快樂」,或斯賓塞所言的「高度發展」。因為摩爾的論證應用在任何以其他事物來界定善的嘗試,包括超自然者,如「上帝所願」,因此「自然主義謬誤」一詞並不貼切。問題待解的論證使得任何對善提出的定義都陷入疑難。(舉例來說,「善的意思是使人感到快樂」就變成「是否每一件使人感到快樂的事就是善?」)摩爾的要點是,如果問題是有意義的,則提議的定義就是不正確的,因為如果定義是正確的,則問題將是沒有意義。


相對主義


相對主義
relativism

任何保留關於特定主題事物的狀態事實的觀點,這項事物並非由普遍、正當的方式所確立,而是仰賴人或社會所考量的狀態或情境中所形成的陳述呈現出多樣性。



宗教哲學
religion, philosophy of
哲學分支,主要研究形上學及認識論的概念、原則及宗教問題。宗教哲學所關注的範圍包括神的存在和本質、與神有關知識的可能性、人類自由(即自由意志問題〔free will problem〕)、人格辨識、不朽,以及道德、自然邪魔和所承受的苦痛等問題。自然神學(natural theology)試圖跳脫藉由顯露的方式建立神的智識。對於神的存在的傳統論點包括了本體論(ontological argument)、宇宙論(cosmological argument)及意匠論(argument from design)等。




連鎖推理問題
sorites problem

依循下列推論而提出的悖論:一粒沙並不能形成一堆沙:如果n粒沙不能形成一堆沙,則n+1粒沙也不能形成一堆沙。因此,無論有多少粒沙堆在一起,它們永遠不形成一堆沙。這個問題容易發生在與任何模糊不清的詞語有關聯之時。



連鎖推理
sorites

哲學中,在一系列連鎖的三段論法中的第一單元(figure),由於有所關連,以致於,或著每一單元的結論,成為下一單元的小前提;或著每個單元的結論,成為下個單元的大前提。如果全部的一連串的三段論(除了最後一個單元)的結論都不看,只陳述剩下來的前提與最後的結論,則其推導的論證是從其陳述的前提中獲得有效的推斷。(比如說,有部分熱心人士顯露出貧乏的判斷力。所有顯露出貧乏判斷力的人經常犯錯;沒有人經常犯錯還能值得毫無保留的信任;因此,部分熱心人士不值得毫無保留的信任。)一般情況下,在可能有n+1個前提下,而分析接著將產生出一連串n個連鎖的三段論



伴隨發生
supervenience

哲學中,在一般情況下,兩組相異的屬性(比如說,心靈屬性與物質屬性)之間,它們維繫著一種在本體上依存的不對稱的關係;充分條件,且為必要條件(if and only if)的是,如果每個在物件(object)中屬於第一組的屬性(伴隨發生的屬性)發生的改變,是必然的結果,而且歸因於屬於第二組的屬性中(基本屬性)的改變。「伴隨發生」通常吸引那些希望主張物理主義(physicalism)而又拒斥同一論的哲學家:雖然不太可能將心靈屬性與物質屬性以一對一的方式視為同一件事,但心靈屬性仍可能伴隨發生,並因此座落在物質屬性的基礎之上。因此沒有兩件在物質上相似的事物,能夠在心靈上(或心理學上)有所不同,而一個存在的心靈屬性將由它的物質屬性來決定。



先驗論證
transcendental argument

在哲學中,假定從事實推向事實之可能性的必要條件的論證形式。先驗論證只是種具有典型模式的演繹形式:若(only if)p則q;q為真;因此p為真。當這種論證形式出現在哲學中,它的趣味與困難不在於例行性地從前提向結論的推進,而在於設置大前提--也就是在於被當作起始點之事物的種類。比如說,康德嘗試藉由展示在自然科學中,先驗論證(it),對於建立經驗上可驗證之陳述的可能性,是必要的條件,以此證明因果原則。



超驗主義
Transcendentalism

19世紀新英格蘭哲學家與作家的運動,他們因信奉一套觀念論的思想系統而不算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套思想奠基於以下信念:所有創造從根本上是統一的、人類內在的善良,以及在獲得最深刻之真理的啟示上,洞觀(vision)優於邏輯與經驗。這個運動屬於浪漫主義的一部分,它是從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康科特(Concord)附近所發展起來,吸引了諸如愛默生、梭羅、富勒和奧爾科特這些持個人主義的人物的注意。超驗主義者的作家與其同時代人,展現了美國藝術精神首度的成熟,並且將美國文藝復興(American Renaissance)引入文學之中。部分次要的超驗主義者的優秀作品則出現在《日晷》(The Dial, 1840~1844)這本文學雜誌中。



真理
truth

哲學中,陳述、思想或命題的性質,被認為在一般性的論述中,與事實符合,或者說出了實在的情形。至少提出過四種真理的理論:相應理論、一致理證、實用理論和緊縮理論(deflationary theories)。最後的群組中含蓋相當廣泛而差異的觀點,包括冗贅理論(redundancy theory)、去引用理論(disquotation theory)以及超句理論(prosentential theory)。



唯物主義;唯物論
materialism

在形上學中,認為真實在本質上屬於物質之性質的學說。在心靈哲學中,唯物主義的典型主張是,心靈的狀態等同於大腦的狀態。支持此一理論的人(稱為中樞狀態唯物論〔central-state materialism〕)同意,心靈與身體在概念上各自區別,但他們通常依據本體論的法則(ontological economy)作為理由,主張心靈與身體是等同於一。看起來是心靈的狀態者,實際上是大腦的狀態,因此精神(mental)被化約為肉體(physical)。批評此一主張的人則指出,目前為止在精神層面出現上的變化與大腦的狀態之間所建立的相關性,充其量都還不夠完整。



意義
meaning

在哲學中,藉由參照表達(比方說,字詞或句子)的指涉(也就是說,在表達與其所指定者的關係)以獲知表達的意思。舉例來說,「最高的人」意思是「身高比任何人都高的那個人」,但這句話所指涉的可能是無名氏(John Doe),或著誰也不是,因為兩個到三個人中也可以有最高的人。因此,並不適合說,字詞意指的是字詞所指定之事物(或著字詞讓我們所想到的事物)。進一步的問題使這個意義的指涉理論更加困擾。兩個表達也許擁有相同的指涉對象,但其意義並不相同。(舉例來說,「晨星」和「黃昏星」都表示相同的星球,但並不擁有準確相同的意義。)有意義的措辭也能聲稱有所指涉,但實際上並沒有真的指涉什麼。(舉例來說,「法國在位的國王」這句話具有意義,但今天並不存在有法國國王這個人。)相比之下,語義學的理論宣稱,最好是以真理的詞語而非指涉,來解釋意義;也就是,一個字詞的意義應該以它對所處句子中的真理條件的助益來解釋。語義學理論的難處導致採用獲得維根斯坦和奧斯汀之作品所啟發的意義理論。它承認,並不是所有的字詞都指涉某個對象,也不是所有的言辭都非真即偽;共通於所有字詞與句子的是,人們在言語中使用它們;它們的意義,因此可以只不過是字詞和句子的使用而已;或著以另一種不同的方式來闡述,字詞語句的意義在於支配字詞語句之運用的法則。



2007年12月23日 星期日

自然法



自然法
natural law

科學哲學中,指的是普遍性的陳述,此一陳述對自然事件的過程,加以描述並且解釋、或著在描述與解釋擇其一(比如說牛頓運動定律);在法理學政治哲學中,這是指共通於全部人類的權利與正義的體系,此一體系是從自然,而非社會的規則,或實證法中,所推衍出來。這個概念能夠追溯到亞里斯多德,他認為,「自然上是正當的」並不總是都等同於「法律上是正當的」。斯多噶派(參閱Stoicism)、西塞羅、羅馬法的法學者、聖保羅聖奧古斯丁格拉提安聖托馬斯‧阿奎那鄧斯‧司各脫奧坎蘇亞雷斯等人,也都以某種形式主張自然法則的存在。在現代時期,格勞秀斯霍布斯則從「自然狀態」(state of nature)加以演繹,構告出自然法的體系,而繼之以社會契約論洛克則將自然狀態描述為社會奠基於自然法的狀態。盧梭則假定,孤立的野蠻人善良有德,並且受到生物自我保存之本能與同情心的激勵。「獨立宣言」則在引用平等以及其他「不可讓度的」權利為「不證自明」之前,只簡短述及「自然的律則」。法國的「人權和公民權利宣言」則主張,自由、財產權、安全以及對抗壓迫,是「法令所不能更動的自然權利」。



哲學
philosophy

基本信念、運用於表達相關信念的基本概念分析等範圍的評論檢視。哲學亦被定義為反映人類經驗的多樣性,或對所探討的人類極至關懷主題予以合理的、方法的及系統的考量。哲學需求為許多歷史文明之智慧歷史中心要素。將訓練定義達成一致是極困難的,但這亦部分反映了哲學家們通常都來自不同領域及其意欲對不同經驗範疇提出見解的現象。世界偉大的宗教均創造出影響深遠的應用哲學學派。西方哲學家如阿奎那(Thomas Aquinas)、伯克來(George Berkeley)及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將哲學視為捍衛宗教,和消弭唯物主義(materialism)與唯理論(rationalism)反宗教錯誤的方式;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笛卡兒(Rene Descartes)及羅素(Bertrand Russell)等哲人則為重要數學家,他們對現實的觀點和知識深受數學所影響;柏拉圖、霍布斯(Thomas Hobbes)和彌爾(John Stuart Mill)所關注的主要是政治哲學(political philosophy);前蘇格拉底、培根(Francis Bacon)與懷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等諸多學者則是以自然界的實體組成物為理論起點。其他哲學領域尚包括美學、認識論、道德論、邏輯、形上學(metaphysics)、心靈哲學及哲學人類學(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多元論
pluralism

在形上學中與一元論(monism)相對的信條。一元論者如巴門尼德(Parmenides)、斯賓諾莎及黑格爾維繫了真實僅包括單一基本要義,多元論者則力陳真實包括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多樣實體,且不同事物要比單一個體來得更顯著且重要。詹姆斯(William James)尤其於著作《多元宇宙》(A Pluralistic Universe, 1909)中提出其以實際經驗為依據的特質,試圖讓思想家留心事物的變化性、多樣性、與他者的關聯及於世間尚未完成的特質。



實踐理性
practical reason

由理性原動力引導、運行的理性能力。在康德(Immanuel Kant)的道德哲學中,它被定義為依據原則(如概念法則)而行動的理性能力。與倫理直覺主義者不同, 康德從不認為純粹理性是以直覺感知特別行動或道德原則的正當性,對他而言,純粹理性的本質是正規的而不是物質的,是正規原則的架構而不是特定規範的來源,這即是他特別強調自己首次制定的絕對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的原因。由於缺乏洞悉道德研究領域,人類僅能自問他們所提議該做的事是否符合正規法律規範,意即所有處於類似境遇的人的特質都必須是相同的。



語用學
pragmatics

語言學(linguistics)與語言哲學(philosophy of language)的分支,研究語言表達和使用者間的關係。通常被認為與句法(syntax)和語義學(semantics)相對,為研究支配意義表達以完成溝通行為的用語規則和慣例(參閱speech act theory)。語義學與語用學之間的差異,在於反映由說話者所使用的嚴謹文學用語(語義學研究範圍)和特殊狀況下用語(語用學研究範圍)之間的不同。反語和隱喻則區別了句法的文學意義及特殊表達句法的意義兩者間的歧異。



神之恩寵
prasada

印度教裡指奉獻食物予神,之後將之分送予膜拜者,而收受的膜拜者會將其視為神所賜予的恩惠。神之恩寵見於寺廟儀式,在當中提供供品予如黑天(Krishna)等諸神,儀式結束後將供品分予僧侶;亦見於自家所設的神龕,先供奉供品予神,之後將之分送予家庭成員




quality

在哲學上指的是應用於事物的單一特質,與應用於成雙或三者以上的關係(relation)相對。這個概念是由伽利略(Galileo)及洛克(John Locke)所開發,將質區分為主要及次要兩方面,激發了現代科學家揭示未受支援的感覺所傳達關於實體內在特質的錯誤或不完整訊息。物理現象的數學闡釋則似在指出多數感覺訊息或許對實體知識無所貢獻。在這個觀點裡,形狀、數量、運動等為主要質,是由數學所描述的事物真實特質,而臭味、口味、聲音、色彩或溫度等則為次要質,僅只存乎於人類意識而不屬於事物本體。



理性心理學
rational psychology

形上學的訓練,試圖藉由先驗理由確定人類靈魂的本質。在佛爾富(Christian Wolff)的形上學的區分裡,理性心理學為包括以「特別形上學」(special metaphysics)為首的三種訓練之一(其餘兩者為理性宇宙論〔rational cosmology〕及理性神學〔rational theology〕)。康德在他的《純理性評論》(Critique of Pure Reason)中對理性心理學的自負有一番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