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

相對主義


相對主義
relativism

任何保留關於特定主題事物的狀態事實的觀點,這項事物並非由普遍、正當的方式所確立,而是仰賴人或社會所考量的狀態或情境中所形成的陳述呈現出多樣性。



宗教哲學
religion, philosophy of
哲學分支,主要研究形上學及認識論的概念、原則及宗教問題。宗教哲學所關注的範圍包括神的存在和本質、與神有關知識的可能性、人類自由(即自由意志問題〔free will problem〕)、人格辨識、不朽,以及道德、自然邪魔和所承受的苦痛等問題。自然神學(natural theology)試圖跳脫藉由顯露的方式建立神的智識。對於神的存在的傳統論點包括了本體論(ontological argument)、宇宙論(cosmological argument)及意匠論(argument from design)等。




連鎖推理問題
sorites problem

依循下列推論而提出的悖論:一粒沙並不能形成一堆沙:如果n粒沙不能形成一堆沙,則n+1粒沙也不能形成一堆沙。因此,無論有多少粒沙堆在一起,它們永遠不形成一堆沙。這個問題容易發生在與任何模糊不清的詞語有關聯之時。



連鎖推理
sorites

哲學中,在一系列連鎖的三段論法中的第一單元(figure),由於有所關連,以致於,或著每一單元的結論,成為下一單元的小前提;或著每個單元的結論,成為下個單元的大前提。如果全部的一連串的三段論(除了最後一個單元)的結論都不看,只陳述剩下來的前提與最後的結論,則其推導的論證是從其陳述的前提中獲得有效的推斷。(比如說,有部分熱心人士顯露出貧乏的判斷力。所有顯露出貧乏判斷力的人經常犯錯;沒有人經常犯錯還能值得毫無保留的信任;因此,部分熱心人士不值得毫無保留的信任。)一般情況下,在可能有n+1個前提下,而分析接著將產生出一連串n個連鎖的三段論



伴隨發生
supervenience

哲學中,在一般情況下,兩組相異的屬性(比如說,心靈屬性與物質屬性)之間,它們維繫著一種在本體上依存的不對稱的關係;充分條件,且為必要條件(if and only if)的是,如果每個在物件(object)中屬於第一組的屬性(伴隨發生的屬性)發生的改變,是必然的結果,而且歸因於屬於第二組的屬性中(基本屬性)的改變。「伴隨發生」通常吸引那些希望主張物理主義(physicalism)而又拒斥同一論的哲學家:雖然不太可能將心靈屬性與物質屬性以一對一的方式視為同一件事,但心靈屬性仍可能伴隨發生,並因此座落在物質屬性的基礎之上。因此沒有兩件在物質上相似的事物,能夠在心靈上(或心理學上)有所不同,而一個存在的心靈屬性將由它的物質屬性來決定。



先驗論證
transcendental argument

在哲學中,假定從事實推向事實之可能性的必要條件的論證形式。先驗論證只是種具有典型模式的演繹形式:若(only if)p則q;q為真;因此p為真。當這種論證形式出現在哲學中,它的趣味與困難不在於例行性地從前提向結論的推進,而在於設置大前提--也就是在於被當作起始點之事物的種類。比如說,康德嘗試藉由展示在自然科學中,先驗論證(it),對於建立經驗上可驗證之陳述的可能性,是必要的條件,以此證明因果原則。



超驗主義
Transcendentalism

19世紀新英格蘭哲學家與作家的運動,他們因信奉一套觀念論的思想系統而不算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套思想奠基於以下信念:所有創造從根本上是統一的、人類內在的善良,以及在獲得最深刻之真理的啟示上,洞觀(vision)優於邏輯與經驗。這個運動屬於浪漫主義的一部分,它是從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康科特(Concord)附近所發展起來,吸引了諸如愛默生、梭羅、富勒和奧爾科特這些持個人主義的人物的注意。超驗主義者的作家與其同時代人,展現了美國藝術精神首度的成熟,並且將美國文藝復興(American Renaissance)引入文學之中。部分次要的超驗主義者的優秀作品則出現在《日晷》(The Dial, 1840~1844)這本文學雜誌中。



真理
truth

哲學中,陳述、思想或命題的性質,被認為在一般性的論述中,與事實符合,或者說出了實在的情形。至少提出過四種真理的理論:相應理論、一致理證、實用理論和緊縮理論(deflationary theories)。最後的群組中含蓋相當廣泛而差異的觀點,包括冗贅理論(redundancy theory)、去引用理論(disquotation theory)以及超句理論(prosentential theory)。



唯物主義;唯物論
materialism

在形上學中,認為真實在本質上屬於物質之性質的學說。在心靈哲學中,唯物主義的典型主張是,心靈的狀態等同於大腦的狀態。支持此一理論的人(稱為中樞狀態唯物論〔central-state materialism〕)同意,心靈與身體在概念上各自區別,但他們通常依據本體論的法則(ontological economy)作為理由,主張心靈與身體是等同於一。看起來是心靈的狀態者,實際上是大腦的狀態,因此精神(mental)被化約為肉體(physical)。批評此一主張的人則指出,目前為止在精神層面出現上的變化與大腦的狀態之間所建立的相關性,充其量都還不夠完整。



意義
meaning

在哲學中,藉由參照表達(比方說,字詞或句子)的指涉(也就是說,在表達與其所指定者的關係)以獲知表達的意思。舉例來說,「最高的人」意思是「身高比任何人都高的那個人」,但這句話所指涉的可能是無名氏(John Doe),或著誰也不是,因為兩個到三個人中也可以有最高的人。因此,並不適合說,字詞意指的是字詞所指定之事物(或著字詞讓我們所想到的事物)。進一步的問題使這個意義的指涉理論更加困擾。兩個表達也許擁有相同的指涉對象,但其意義並不相同。(舉例來說,「晨星」和「黃昏星」都表示相同的星球,但並不擁有準確相同的意義。)有意義的措辭也能聲稱有所指涉,但實際上並沒有真的指涉什麼。(舉例來說,「法國在位的國王」這句話具有意義,但今天並不存在有法國國王這個人。)相比之下,語義學的理論宣稱,最好是以真理的詞語而非指涉,來解釋意義;也就是,一個字詞的意義應該以它對所處句子中的真理條件的助益來解釋。語義學理論的難處導致採用獲得維根斯坦和奧斯汀之作品所啟發的意義理論。它承認,並不是所有的字詞都指涉某個對象,也不是所有的言辭都非真即偽;共通於所有字詞與句子的是,人們在言語中使用它們;它們的意義,因此可以只不過是字詞和句子的使用而已;或著以另一種不同的方式來闡述,字詞語句的意義在於支配字詞語句之運用的法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