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

尼采Nietzsche, Friedrich


尼采 Nietzsche, Friedrich

(1844.10.15,普魯士 薩克森 勒肯〔今德國境內〕∼1900.8.25,圖林根 威瑪)
  德國古典學者、哲學家和文化評論家,對當代社會思潮有猛烈的抨擊,尤其在基督教、墨守成規及民族主義等方面。
早年生活
  尼采的家鄉是路德教派根據地。祖父出版過為新教辯護的書籍,並曾任基督教會的監督。他的外祖父是一位鄉村牧師;他的父親卡爾•路德維希•尼采是洛根教區的牧師,係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所任命,尼采取名弗里德里希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國王。尼采的父親於1849年去世,當時尼采還不到5歲。他的早年生活就是在5個女人組成的家庭裡度過的︰他的母親弗蘭西斯加、妹妹伊利莎白、他的外祖母和兩個未出嫁的姑媽。
  1850年尼采全家遷往薩勒河畔的瑙姆堡(Naumburg),尼采在那裡的一所私立預科學校上學。1858年他獲得德國第一流的新教學校普福達(Pforda)寄宿學校的獎學金。他在普福達學習成績優秀,接受了傑出的古典文學教育;1864年畢業後進入波昂大學攻讀神學和古典語言學。儘管他努力參加校內的社交活動,但主要由於他的兩位著名的古典文學教授楊(Otto Jahn)和里敕爾(Friedrich Wilhelm Ritschl)之間發生劇烈爭吵,他在波昂兩個學期的學習失敗。尼采在音樂中找到慰藉,他寫下許多受到德國浪漫主義作曲家舒曼強烈影響的樂曲。1865年他轉學到萊比錫大學追隨里敕爾,後者在那裡接受聘任。
  在里敕爾的指導下,尼采在萊比錫的學業日益精進。他成為唯一在里敕爾的定期刊物《萊茵河博物館》上發表著作的學生。1867年10月他開始在一個炮兵團的騎兵連裡服役;1868年3月上馬時胸部嚴重受傷;同年10月在取得部隊的延長病假後繼續在萊比錫學習。在這些年月裡,尼采發現叔本華的哲學,認識偉大的歌劇作曲家華格納,並和他的同學古典主義學者羅德(Erwin Rohde,《靈魂》的作者)結為永世之交。


在巴塞爾的歲月(1869∼1879)
  1869年瑞士巴塞爾大學有一個古典語言學教授職位空缺,里敕爾以無比的讚詞推薦尼采。當時他既沒有完成他的博士論文也還沒有完成一個德國學位所需的附加論文,但里敕爾仍然向巴塞爾大學作出保證,說在他40年的教書生涯中從來沒有見過像尼采這樣的人物,他的才能是不可限量的。1869年萊比錫大學根據他發表的作品,未經考試或繳交論文便授予尼采博士學位,巴塞爾大學則任命他為古典語言學特別教授。翌年,尼采成為瑞士公民,並被擢升為正式教授。
  普法戰爭爆發後,尼采於1870年8月獲准去充當醫務看護人員。不到一個月,在陪同運送傷員期間他患上痢疾和白喉,這兩種疾病從此損害他的健康。10月回到巴塞爾,他又擔負起繁重的教學工作。早在1871年由於身體有病,他即設法擺脫古典語言學教授的荒謬雜務,申請哲學教授的空缺職位,並建議由羅德來接替,但都沒有成功。
  在巴塞爾早期的歲月裡,尼采與華格納之間帶有矛盾心理的友誼發展到頂峰,他盡可能去拜訪華格納及其妻子科西瑪。華格納讚賞尼采是一位卓越的傳道者,但是華格納愈來愈甚地非法利用基督教教義的準則,例如在《帕西法》(Parsifat)中那樣,再加上他的沙文主義和反猶太主義,使尼采感到無法忍受。到1878年兩人的友誼終於破裂。
  尼采的第一部著作《悲劇的誕生》(1872)標誌著他從古典學術成就的裝飾中獲得解放。這是一部與其說評注不如說是純理論的作品。書中論述希臘悲劇產生於他所稱為阿波羅精神與狄俄尼索斯精神的融合體——前者代表韻律、克制、和諧,後者代表放縱的激情——而蘇格拉底的理性主義與樂觀主義則造成希臘悲劇的死亡。該書最後10節是一部關於悲劇從華格納音樂精神中再生的狂想曲。這本最初遭到無情的冷落的書成為熱烈爭論的對象,因為有些人把它誤認為是古典學術成就的傳統著作。毫無疑問地,「這部作品具有深刻的和想像豐富的洞察力,把一代人的學術成就遠遠拋在後面」,這是英國古典主義者康福德(F. M. Cornford)1912年所說的話。今天,在美學史上它仍然是一部經典著作。
  1876年10月,尼采提出請求並獲准一年病假。1877年他與妹妹及加斯特(Peter Gast)住在一起。1878年他的格言式作品《太有人性的人》(Menschliches, Allzumenschliches)問世。1879年6月14日由於健康狀況持續惡化,他辭去了教授職務,在6年內每年享有退休金3000瑞士法郎的待遇。


獨處和創作的10年(1879∼1889)
  除了1879年至1889年期間所撰寫的著作外,尼采的生活是否還有任何實質的興趣是個疑問。他病得很重,視力已半失明,實際上遭受著纏綿的病痛折磨。他住過瑞士的寄宿公寓,法國的里維耶拉和義大利,只與少數幾個人保持接觸。他與雷(Paul Ree)的友誼後來終於破裂,原因是兩人同時(即使沒有承認)愛上薩樂美(Lou Salome,作家,後來為東方學專家安德烈亞斯〔F. C. Andreas〕的妻子,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的情婦,且是弗洛伊德的知己),以及伊利莎白•尼采出於忌妒的干預。
  尼采被公認的聖經敘事形式的文學和哲學傑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在1883與1885年期間分4部分出版,最後一部分由尼采自費刊印。正像他的大多數作品一樣,此書並未引起人們多大注意。他在1886年出版的《善惡之彼岸》(Jenseits von Gut und Bose)以及1887年的《道德體系論》(Zur Genealogie der Moral)中試圖用直率的散文形式來闡述他的哲學思想,但也沒有得到讀者的青睞。
  1888年是尼采最後光輝的一年。這一年裡他的作品豐富多彩。他發表《華格納的境況》(Der Fall Wagner),並撰寫哲學思想概要《偶像朦朧》(Die Gotzen-Dammerung)、《反對基督教》(Der A Antichrist)、《尼采對華格納》,還有《瞧!這個人》(Ecce Homo),這是他對自己的作品和價值的反思。《偶像朦朧》發表在1889年,《反對基督教》與《尼采對華格納》直到1895年才出版,前者被誤認為是《權力意志》(Der Wille Zur Macht)的第一部,而《瞧!這個人》則被擱置到1908年即該書寫成後20年才出版。


摔倒和作品被濫用
  1889年1月由於完全失去精神控制,尼采摔倒在義大利杜林的大街上。事情發生後尼采立即發出古怪而意味深長的短簡,把奧韋爾貝克(Franz Overbeck)請來義大利陪他回到巴塞爾。尼采的最後11年完全陷入精神昏迷之中,先在巴塞爾的一家精神病院裡,後在瑙姆堡由他的母親照料。1897年母親去世後,轉到威瑪由他的妹妹照料。他於1900年8月25日逝世。關於尼采的病因,可靠的看法同意是由潛伏期第三期梅毒導致的非典型性全身癱瘓。
  尼采的名字之所以會與希特勒及法西斯主義聯繫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他的妹妹伊利莎白濫用他的著作。她嫁給一個重要的沙文主義者和反猶太主義者弗爾斯特(Bernhard Forster),後者於1889年自殺後,她以弗爾斯特為典型,努力地重新塑造尼采的形象。伊利莎白無情地掌握尼采的文學遺產,在貪婪的驅使下,整理出版被尼采拋棄掉的筆記如《權力意志》(1901)所組成的《尼采文集》。她也偽造了一些材料,使幾代的評論家都被引入歧途。同樣重要的是,她對希特勒的熱烈崇拜使尼采的名字與大家心目中的獨裁者連在一起。


成熟的尼采哲學
  尼采的作品可以明確畫分為3個時期。早期的作品如《悲劇的誕生》和4冊《背時沉思錄》(Unzeitgemasse Betrachtungen,1873),係受被叔本華和華格納影響的一種浪漫主義觀點所支配。中期的作品,從《太有人性的人》到《輕快的科學》,反映出法國箴言家的傳統,頌揚理性和科學,運用文學風格,並表達尼采如何從早期浪漫主義、叔本華和華格納和影響中解放出來。尼采的哲學在《輕快的科學》以後才顯現成熟。
  在他成熟的作品中,尼采專心研究人類生活價值的起源與作用。他相信,假如生活既不具有也不缺乏內在的價值而人們仍然不斷對之進行評估,那麼這種評估可以有用地看作是評估者的身分特徵。所以他對西方的哲學、宗教和道德的基本文化價值進行調查、分析和評估特別感興趣。他把這稱作是禁欲主義觀念的表現。
  禁欲主義觀念是在痛苦竟然具有莫大意義時產生的。例如尼采認為,猶太教-基督教的傳統把痛苦說成是上帝的意圖,是一種贖罪的機會,從而使之變得容易忍受。因此基督教之所以獲勝,應歸功於個人永生這一動聽的教義,那就是指一個人的生死有著極其廣泛的意義。同樣地,傳統的哲學以靈魂高於肉體,精神高於感覺,責任高於欲望,實體高於現象,永恆高於瞬間來說明禁欲主義觀念。基督教允許懺悔的罪人靈魂得救,而哲學為其聖賢提供現世得救的希望。傳統的宗教和哲學的共同之處就是那種未經說明但具有強大動力的假定,即生存需要解釋、辯護或贖罪。兩者都詆毀有利於另一「真實」世界的經驗。兩者都可以看作是正在衰老的生命或苦惱中的生命徵兆。
  尼采對傳統道德的批判集中在「主人」和「奴隸」這對道德觀念的範疇上。在研究德文的「好」、「壞」和「邪惡」的詞源方面,尼采認為,好和壞的區分原來是形容性質的,係指那些有特權的主人及其對立面的卑賤奴隸之間的一種與道德無關的評介。當奴隸進行報復,將統治權的象徵轉變為丑角時,善與惡的對比就出現了。如果那些有特權的「好人」是強大的,據說溫順的人就會成為地球的主宰。驕傲變成罪過,慈善、謙遜和服從取代競爭、傲慢和自主。奴隸道德觀念的勝利,關鍵在於要求其成為唯一的真正的道德觀念。這樣絕對的堅持對哲學倫理和宗教倫理是同樣必要的。雖然尼采闡述主奴道德觀念的歷史淵源,仍然強調這是存在於每一個人身上的一種沒有歷史記載的品質類型。
  尼采慣於用「虛無主義」這個名詞來描述為禁欲主義觀念所假定的最高價值的貶值。他認為他所生活的時代是一個消極的虛無主義時代,亦即尚未發覺宗教和哲學的絕對概念已經融化在19世紀所出現的實證主義之中的時代。隨著形而上學與神學基礎的崩潰以及對傳統道德的承認,遺留下來的只是無目的和無意義的普遍意識。無意義的勝利就是虛無主義的勝利︰「上帝已死」。然而尼采認為,大多數人不能接受禁欲主義觀念失去光輝和真實存在的無意義狀態,但會去尋找取代的絕對觀念來賦予生命新的意義。他認為當代正在興起的民族主義就代表這樣一位預示的代理神,它將賦予民族國家卓越的價值和目的。正像教義的絕對性在哲學和宗教中所顯示的那樣,絕對性將轉而帶著傳教熱情依附於民族國家。殘殺對手和征服地球將會在四海一家,民主和社會主義和旗幟下進行。尼采的這種先見之明特別尖銳,而後來有人利用他的哲學思想也特別令人厭惡。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有兩本書是德國士兵背包內不可或缺的標準讀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和《聖約翰福音釋義》。很難說那一位作者在這種姿態下受到更大的損害。
  尼采常認為他的作品是對虛無主義的挑戰。除了評論宗教、哲學和道德之外,他也發展出引人注意的早期論文,尤其是透視主義,權力意志,永久循環和超人。
  透視主義的概念認為知識永遠是透視性的,不存在純粹的感覺作用,不從特定觀點觀察的知識就像不是從特定的有利地位觀察的一種無條理的觀念。透視主義也否認可能存在一種無所不包的觀點,這種觀點包羅萬象,因此實物就在其本體之中。所謂包羅萬象的這種概念,與同時從各個有利觀點觀察事物同樣是語無倫次的。
  尼采的透視主義有時被誤認為相對主義或懷疑主義。不過,這引起人們如何理解尼采的論點這個問題,例如所謂一般傳統中的主要價值已被禁欲主義觀念所接受的問題。這個論點是絕對正確還是只從某一特定角度作出的透視?也不妨問是否可以肯定說透視主義並沒有自相矛盾,因為透視主義必須假定,在絕對概念中是真實的,那卻是一種非透視性的意識。這些關切產生許多豐富的尼采評論,也產生認識論方面的有益作品。
  尼采慣於將生命本身與「權力意志」等同起來,即生命具有生長和持久性的本能。這個概念也為解釋禁欲主義觀念提供另一種方式,因為尼采的論點是「人類所有的最高價值缺乏這種意志——那些有著下降徵兆的價值,虛無主義的價值,以最神聖的名義凌駕於這種意義上。」因此,傳統的哲學、宗教和道德已成為一種有缺陷的權力意志所加戴的許多假面具。西方文明的持久價值已是衰亡的純化產物,據此,禁欲主義觀念承認生存就是痛苦和煎熬。某些評論家試圖把尼采的權力意志概念從人類生活擴展到有機體和無機體的領域,說成是他的權力意志的形而上學使然。但是,參照尼采發表的作品,這種解釋是不能成立的。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基本概念——永久循環論提出「一個人為了成為他自己,為了生活,強烈渴望每一瞬間毫無變化地進行無限次重復,對此他將如何妥善處理?」這樣的問題,或許大多數人會,或者應當會,發覺這種思想的破滅,因為他們往往會發現有這樣的可能︰寧願生命在一種經過編排的形式下永遠重復,而不希望每樣可怕的事物循環不息。尼采說,能夠不自欺或迴避而接受循環論的人及是超人,超人與普通人之間的距離遠比人與猿之間的距離大得多。至於究竟有沒有明確的性格特徵足以界定信奉永久循環論的人,評論家們對此仍無定論。


尼采的影響
  尼采曾經寫道,有些人是死後才出生的,對尼采本人來說確實如此。如果沒有尼采,20世紀的哲學、神學和心理學的歷史就會難以理解。例如正像法國哲學家卡繆(Albert Camus)、德里達(Jacques Derrida)和傅科(Michel Foucault)一樣,德國哲學家謝勒(Max Scheler)、雅斯培(Karl Jaspers)和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都曾在他的影響下進行工作。存在主義和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ism)作為哲學和文學評論中的一種運動,多半也應歸功於尼采。神學家蒂利希(Paul Tillich)和謝斯托夫(Lev Shestov)承認他們受過尼采的影響。專門研究「上帝已死」一文的神學家奧蒂澤爾(Thomas J. J. Altizer)也是如此。20世紀猶太教最偉大的思想家布貝爾(Martin Buber)認為尼采是他一生中所受的三大影響之一,並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第一部翻譯成波蘭文。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和容格(Carl Jang)深受尼采的影響;弗洛伊德亦然,他說尼采對自己有著透徹的理解,比過去任何人或將來可能有的人都要透徹。小說家托馬斯•曼、赫塞(Herman Hesse)、馬爾羅(Andre Malraux)、紀德(Andre Gide)和伽德納(John Gardner)受到尼采的鼓勵,並撰寫關於尼采的文章。詩人和戲劇作家蕭伯納、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格奧爾格(Stefan George)以及葉慈(William Butler Yeats)等人也是這樣。尼采當然是迄今影響最大的哲學家之一,這不僅是由於他的獨創性,也由於他是最傑出的德語散文作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