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3日 星期日

本體論



本體論
ontology

探討存在本身的一種學說。它和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的含義相同。由於形上學研究的對象還涉及其他學科(如哲學的宇宙論和心理學),在探討存在這一命題時就採用了本體論這一術語。18世紀時,沃爾夫把本體論看成是一種導致有關存在本質的必然真理的演繹法。他的繼承者康德提出過有影響的駁斥,否認本體論為一種演繹法,20世紀本體論再度受到重視,包括海德格在內的現象學者和存在主義者的論述。



他人心靈問題
other minds, problem of

知識論中,解釋一個人如何可能知道另一人內在經驗之性質,甚至說如何可能知道其他人有任何內在經驗。例如,由於每個人的疼痛感覺是私有的,一個人就無法真正知道另一人所描述的痛苦在性質上真的跟自己所描述的痛苦一樣。雖然我們可以觀察到另一人身體呈現出的徵狀,但似乎只有當事人才知道他或她自己的心靈內容。



芝諾悖論
paradoxes of Zeno

埃利亞的芝諾為維護巴門尼德斯的「存在是唯一的、穩定的」學說而提出的論題。芝諾的論題旨在質疑與巴門德尼學說矛盾的多元及運動的觀點,最有名的是反對運動。其中一個論題認為,運動的物體只有當它行程過半的時候才能到達終點;但在一半之前,物體必須再經過這個一半的一半。如此循環下去,物體將永遠不能到達終點。



沙特 (1905~1980)
Sartre, Jean-Paul (1905~1980)
法國哲學家、小說家和戲劇作家,也是存在主義的先驅。他曾在索邦大學學習,並在那裡遇見了他的終生伴侶和學術上的合作者波娃。第一本小說《噁心》(1938)表達了一個年輕人在遇到存在的問題時表現出的反感。《在密室裡》(1944,不存在)成為了他的幾部戲劇中最受歡迎的一部。在《存在與虛無》(1943)中,他將人類的意識或空洞擺在了存在或物質的對立面上。意識是非物質的,因此可以逃脫所有先在決定的控制。他在其論文《存在主義和人道主義》(1946)中形成了戰後存在主義的原型。他還對胡塞爾現象學進行了研究,並在應用在《想像力》(1936)、《情緒理論大綱》(1939)和《想像力的現象心理學》(1940)等書中。他後來還在《辯證理性批判》(1960)中研究了馬克思主義。他晚年的作品包括一部自傳《話語》和偉大的巨著《福樓拜》(4卷,1971~1972)。他是法國左翼黨的一名中心成員,反對越戰並支援1968年的革命。1964年拒絕接受諾貝爾文學獎。



現象主義
phenomenalism

關於物質對象的命題都能還原為關於實際的和可能的感覺材料的命題的觀點。現象主義者認為,一種物質對象並不是存在於感覺到的現象「後面」的一種神秘的東西。如果是這樣,物質世界也就成為不可知的世界;實際上,物質這一名詞如果不能參照感覺經驗給它下定義,它本身就會是難理解的。所以在談到一個物質對象時,一定要牽涉到可能和實際的感覺材料系統。這樣,用感覺分析物質概念,就能獲得一個「經驗主義的真實價值」。



現象學
phenomenology

胡塞爾提出的哲學學派。他發展了現象學方法,使得對「直接經驗到的現象的基本結構的描述性說明」成為可能。現象學強調經驗的直接性,嘗試將它孤立,並排除於存在或因果影響的假設之外,顯露出它的基本結構。現象學將哲學家的注意力限定在意識的純材料,不受形上學理論或科學假設感染。胡塞爾生活世界的概念,即個體直接經驗的個人世界,直接表達了同樣的思想。胡塞爾主編的《哲學和現象學研究年鑒》(1913~1930)出版後,他的個人化哲學已發展成一個國際運動。其最著名的門徒是謝勒海德格



哲學人類學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運用哲學方法對人類本性進行研究。其關注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人類生活的目的或意義和人類能否成為系統研究的對象等這類問題。哲學人類學的最重要著作有謝勒的《人在宇宙中的地位》(1928)、普萊斯納的《器官和人類的標準》(1928)、蓋倫(A. Gehlen)的《人》(1940)和卡西勒的《論人》(1944)。



實在論
realism

哲學中任何不依人的觀察和思考為轉移的存在作為人的知識物件的觀點。與否認萬物都是現實存在(除了語言外)的唯名論和將萬物作為意念中的概念存在的概念論不同的是,實在論認為萬物是獨立於表達它們的語言以及人類的意念存在的。而與觀念論現象主義相反的是,它宣稱物質的存在和其本身特性是獨立於人的概念的。同樣地,道德實在論認為行為的道德特性(例如在道德上的好、壞、漠不關心或倫理上的正確、錯誤或義務等)是屬於行為本身而不應該作為思考並接受或摒棄它們的頭腦的產物來解釋。與保守主義相反,實在論認為科學理論在客觀上因其相應性而有正確性和錯誤性,與存在的現實相獨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