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3日 星期日

人文學科


研究人類、人類文化和自我表現的學科。與物理學和生物學不同,與社會科學也有些不同,包括語言和文學、藝術、歷史和哲學等研究。現代人文學科的概念起源於古典時期希臘的「派地亞」(paideia),原指西元前5世紀所設立的一門普通教育課程,目的是培養年輕人具備公民的素質。另一個起源是西元前55年西塞羅提出的「人性學」(humanitas),為訓練辯論家的基本課程。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學家將「人性之學」(studia humanitatis)與「神性之學」相對比。到19世紀,這種區別延伸至人文學科與自然學科之間。



觀念論
idealism

形上學的一種觀點,在世界的組成和人類對經驗的詮釋中強調觀念(ideal)或心靈的中心角色。觀念論堅持:基本上,世界或真實以精神或意識的形式存在;抽象概念和法則在真實性方面比感覺性事物重要,或者,至少存在的任何事物對人類知識來說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也就是精神上的信念。形上學觀念論主張真實的理想性,知識論觀念論則堅持心靈在知識過程中僅能把握住自身的內容。因此,形上學觀念論與唯物主義完全相反,而知識論觀念論與實在論完全相反。純粹觀念論(參閱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包括以下的準則:一、日常人事物的世界並非真正的世界,而只是非批判範疇中的樣貌;二、世界最佳的想法是半意識心靈的形式;三、思想是每個特別經驗與表達形式之無限整體的關係;四、真理存在於思想之間的連貫關係,而非思想與外在實物之間的關聯。



同一論
identity theory

回應身心二元論的一種哲學觀點,這種觀點認為心與物儘管在邏輯上可能加以區別,但在現實中不過是屬於物質的一個單純實體的不同表現。它強調經驗證實了這樣的論題︰「思想歸原於頭腦運動」。



意識形態 (1796)
ideology (1796)
試圖解釋世界並改變世界的思想體系。1796年法國作家德斯蒂‧德‧特拉西(A. L. C. Destutt de Tracy, 1754~1836)首創這個用語來稱呼他的「思想的科學」。其思想的某些特點後來大致證實為正確的意識形態,包括某種程度上綜合的社會理論、政治計畫、執行該計畫所需奮鬥的預測(因而需要忠誠的追隨者)、知識領袖。德斯蒂‧德‧特拉西的理念被法國督政府在建立自身民主、理性、科學的社會版本時加以採用。拿破崙對他所謂的空想家表示輕蔑,首先賦予該詞負面的意涵。意識形態常被不當地拿來與實用主義對比。意識形態的重要性見於以下的事實:沒有某些理念或信仰來支撐,力量很難發揮出來。



印度哲學
Indian philosophy

印度次大陸上發展起來的眾多哲學體系的統稱,包括正統體系--正理(Nyaya)、勝論(Vaisheshika)、數論(Samkhya)、瑜伽彌曼差(Mimamsa)、吠檀多等哲學派別,以及非正統體系,例如佛教耆那教。印度哲學的歷史可分為三期:前邏輯期(到基督教紀元之初)、邏輯期(西元1~11世紀)和後邏輯期(11~18世紀)。達斯古普塔(Dasgupta)所稱的前邏輯期涵蓋了印度歷史上的前孔雀帝國時期和孔雀帝國時期(西元前321?~西元前185年),邏輯期大致始於貴霜時期(1~2世紀),而在笈多王朝時期(3~5世紀)和根瑙傑(Kannauj)帝國時期(7世紀)發展到最高峰。



歸納法
induction

邏輯學名詞。是由部分推到總體,由特殊推到普遍,或由個別推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傳統上,邏輯學家將演繹法(參閱deduction)與歸納法區分開來,但早期的歸納法所研究的問題通常是與自然科學有關的方法學,且邏輯學一詞通常指的是演繹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