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

維根斯坦 Wittgenstein, Ludwig(Josef Johann)


維根斯坦 Wittgenstein, Ludwig (Josef Johann)

(1889.4.26,奧地利 維也納∼1951.4.29,英格蘭 劍橋) 亦譯維特根斯坦。
  奧裔英國哲學家,1926∼1950年間英國哲學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曾創作出兩個具有原創性及影響性的哲學思想體系——即其邏輯理論與稍晚的語言哲學。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的早年生活
  維根斯坦為奧地利大鋼鐵製造商之子,在8個孩子中排行老么。雙親均有音樂天賦,兄姊也和他一樣擁有藝術與知性的才能,其家庭以音樂生活為中心。14歲以前均在家中接受教育,後在一所奧地利學校讀了3年,該校以數學和自然科學為教學重點。畢業後到柏林攻讀兩年機械工程。1908年赴英從事航空學研究,並在一高空氣象站作風箏實驗;其興趣迅即轉為飛機推進器的發展研究。後來成為曼徹斯特大學研究生,並於該校機械實驗室工作。他服膺在推進器兩翼頂端裝設反動力噴射器的觀念,並設計出一種實驗性引擎,親自監督其建造,其測試工作亦十分成功。由於在設計推進器時所關連到的一些問題引發了他對數學的興趣,並且產生了對於理解數學基礎的渴望。羅素的著作《數學原理》(The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1903)對他有決定性的影響。1911年放棄在曼徹斯特的機械研究工作,赴劍橋隨羅素學習。他在數學邏輯上進步極快,據羅素說︰「他很快就知道所有我所能傳授的東西。」羅素也曾評述道︰他逐漸知道維根斯坦是他生命中「最令人興奮的知性冒險之一」,還說維根斯坦的「熱情、洞察力和知性的純度都已經達到相當出色的程度」。
  維根斯坦在1913年的大部分時間仍留在劍橋,心無旁鶩地研究邏輯及其相關問題,並與羅素進行長期的討論。後赴挪威,獨居苦研邏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維根斯坦應徵召加入奧國軍隊,首先服役於河艇,稍後在砲兵工廠服役。1916年在蘇俄前線充任榴彈砲兵團的砲兵偵察員,曾因作戰英勇而獲頒數次勳章,並接受砲兵軍官訓練。爾後被任命為砲兵軍官並繼續留在東部前線,1918年轉調至義大利前線的山區砲兵團。
  《論叢》時期
  維根斯坦在整個大戰期間致力於邏輯與哲學問題的研究,並將其想法著錄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當他在戰事末期成為義大利俘虜時,其手稿已臻完備。維氏將此手稿寄到英國給羅素。獲釋後,維氏欲求一出版商印行此書而不可得,最後還是靠羅素的影響力,以《邏輯哲學論叢》(Logisch-philosophische Abhandlung,1921; 1922年英譯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之名出版。《論叢》被公認為一本嶄新、深刻而又富影響力的著作。該書為一系列的短論,以十進位的記號仔細地加以編排。篇幅雖只有75頁,卻論述了範圍相當廣泛的主題︰語言的本質、言說的限制、邏輯、倫理學與哲學、因果律和歸納法、自我與意志、死亡與神祕、善與惡。《論叢》的中心問題是︰語言如何可能成立?人如何可能藉著發出一些字音而言說某件事情?他人又如何能理解之?維根斯坦頗驚訝於人能夠理解其過去從未接觸過的語句;而他所獲得的答案是︰一個能說出某件事物的語句(即命題)必需是「現實的一個圖式」。「一個命題顯示其意義」,他說道︰「乃在於它能顯示出在世界上發生的某種情境」。他的圖式論(picture theory)似乎是要解釋「紙上的記號和外在世界之情境的關聯」。人之所以不能將命題理解為圖式,是因為沒有用命題的「完全解析」形式去思考命題,在命題的「完全解析形式」中,命題成為某些簡單記號的排列,而此排列恰與現實界的各個簡單元素互相關聯;如此「圖式便能觸及現實」。
  《論叢》中最引人注意的特色之一是語言之限制性的概念。一個命題性的圖式不僅必須確切地包含其所表象的情境所具有的諸多元素,更進一步地,所有圖式和這世界上所有可能的情境都必須分享相同的邏輯形式。邏輯形式既是「表象形式」,同時也是「現實的形式」。但這個語言和現實的共同形式本身卻無法被表象出來。「命題能表象全部實在,但是它們卻不能表象那些它們與現實共有並藉以表象出現實的東西——即邏輯形式。」維根斯坦如是說︰「能被言說者都必須藉命題來言說,故而對於理解所有命題而言最為必需者(即邏輯形式)是不能被言說的。」此外還有一些事物是不能被表象(言說)的︰現實的簡單元素之必然性存在;能思想及意欲的自我之存在;以及絕對價值的存在。由於語言的限制同時也是思想的限制,因此這些事物也是人所無法思想的。他說︰「不可言說的事物的確存在」,某事物本身若是不能被言說或思索,那麼它或許可以給予吾人某些慧見,但是它確實是無稽的,而且終將被「拋開」。該書的結語(「凡人所不能言說之處,人即應保持緘默」)雖非自明之理,卻是一句具有高度形上意味的評論,他企圖傳達一則無可言傳和思所不能及的學說,即一個人所不能置一詞的領域確實存在。
  維根斯坦在1919年恢復平民生活,並且放棄了繼承自父親的大筆財富。維氏曾謂此舉是為了避免交到許多酒肉朋友,但這也是因為他不喜安逸奢華。而其生活狀況亦極端簡樸節儉。維根斯坦深覺《論叢》一書已竭盡他對哲學的貢獻,遂另覓其他職業。1920年開始成為一名小學教師,並在下奧地利的一些村落中擔任教職。在這段時間內他經常不快樂且常想自殺。他的親戚和年輕學生常常幫助他,但是他和某些教師與村民間的痛苦摩擦卻持續不斷。1925年他終於放棄教職。後在維也納附近的一所修道院內擔任了數個月的園丁助手。當他的姐姐邀他為她建設位於維也納的一所院邸時,他也接受了這項工作,以典型的專注與原則,花費了兩年的時間完成。維根斯坦的音樂天賦亦相當可觀。年輕時專攻豎笛。而他終生都具有一種罕見的、用口哨吹出艱難的古典音樂的能力,有時僅憑記憶便能吹出很長的樂段。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十年當中,他並未從事任何哲學研究,偶爾和一些哲學家會晤,如年輕而才華洋溢的哲學家蘭姆賽(Frank Ramsey)以及創立邏輯實證論的維也納學派哲學家。
  《哲學探究》時期
  由於維根斯坦在突然間發現自己能在哲學中進行有創造性的工作,因此在1929年初返回劍橋,並成為三一學院的一員。由於他的演講和學生所作筆記之廣為流傳,他逐漸對整個英語世界的哲學思想發揮有力的影響。維氏從1929年返回劍橋後至去世的23年間,留下大量的筆記、手稿和打字文件,《哲學探究》(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1953)即其總集,而該書遵照維根斯坦的意願,在其死後方行出版。而一系列相關著作也才開始編訂出版。
  維根斯坦從1929年重新思考後,逐漸達成與《論叢》完全不同的見解。維氏開始捨棄先前的想法,如︰命題有一個而且僅有一個完整的解析、每個命題都有一個確定的意義;現實和語言均包含著某些簡單元素,語言、命題和思想均具有相同的本質、世界具有某種先驗秩序。此時維根斯坦因捨棄了「所有表象都分享一個共同的邏輯形式」這一假設,故所謂不可言說的概念便消失無蹤了。
  在《論叢》中,維根斯坦相信語言使用的無窮種類是一種誤導——隱藏在這種歧異性底下的,必定是哲學家所想要洞察的某種統一的本質。而在《哲學探究》中他卻認為這種信念只是一種幻覺。在差異性之下並沒有隱藏著任何統一。哲學家所感到困惑的問題,如︰記憶和思想的本質;對某個字的理解之本質,甚或他所追問的「知識是什麼?」、「意向是什麼?」、「何為斷言?」等糾擾不安均可被平息。一個人在使用語言時所採用的字詞,是在日常語言的相互溝通中依各種情境、領域而作相異的描述或提示。這種描述打破了「一定有某個知識、意向或斷言的本質存在」的強迫性的信念。
  維根斯坦使用遊戲的例子,並嘗試使其讀者去除有所謂遊戲之共同本質的假想。某些遊戲也許是娛樂或者包含競賽與輸贏的。但遊戲與遊戲之間只有一種「重疊或危機——通過」的相似網絡,而非在所有遊戲中均有某種共同特徵。維根斯坦也使用「家族相似性」一詞,他並且指出︰正如「遊戲」一詞應用在各個事例間的情形一樣,哲學中的許多詞彙也只有某種家族相似性。
  維根斯坦第二個哲學體系中的顯著特徵是他想要顯示出概念如何與行動和反應相連結,以及人類生活中的概念的表現。維根斯坦的目的在於展示各個概念的功能和意義,但是卻不是把它們歸到不可捉摸的心靈領域,而是放在它們所沉埋的人類生活形式中。
  1939年維根斯坦接替哲學分析大師摩爾(G.E. Moore)成為劍橋大學哲學系主任。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離開劍橋去擔任醫院門房,後來到皇家維多利亞醫院擔任實驗室助理。不過同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服役期間一樣,他在這段時間內繼續思考哲學問題。1944年秋重返劍橋授課研討。1947年底辭系主任職位,在愛爾蘭西岸的村莊中竭力想要完成《哲學探究》。1949年秋天罹患癌症,但仍盡心研究達兩年才辭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