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

昔蘭尼學派



昔蘭尼學派
Cyrenaic

希臘道德哲學學派。活動中心在北非的昔蘭尼,同時也是該學派一些成員的出生地。一般認為蘇格拉底的學生亞里斯提卜(Aristippus)是這學派的創始人,但它的全盛期則稍晚,約在西元前4世紀末、3世紀初。昔蘭尼學派認為:當前的快樂就是善的標準,美好的生活在於合理地應付環境以期達到享樂主義的目的。晚期昔蘭尼學派的倫理學說後來併入了伊比鳩魯的學說之中。



德謨克利特 (西元前460~西元前370)
Democritus (460B.C.~370B.C.)

希臘哲學家。雖然殘留下來的作品片斷不多,他顯然是第一個描述看不見的「原子」(atom)是所有物質的基礎。他的理論是:原子是永恆存在的,不可分割,不能壓縮,且是固定不變的,相互間只有形狀、排列、位置和大小的區別,20世紀的科學家們現在發現他的這些假設居然異常精確。由於常以人類的弱點自我揶揄,故被稱為「談笑哲學家」。



基本行動
basic action

行動理論中指採取其他行動而未做出的行動。例如某人轉動開關而打開電燈,轉動開關是比打開電燈更基本的(因為打開電燈無法轉動開關),但動手指不算是基本行動,因為沒有用這個動作做任何事。當代哲學家已經辯論過如何區別行動--倒底轉動開關和打開電燈代表一個行動,還是兩個關係密切的行動



概括法則模式
covering law model

一種解釋的模式,藉著引用需要預定訴諸法則或一般命題的另一事件來說明某一事件,這些法則或命題使欲解釋的事件類型與被指為起因或條件的事件類型發生關係。該理論源於休姆的學說:當兩個事件被指為偶爾相關時,其中所有含意為它們具體說明了接續的特定規律,這在過去一再被遵守,以維繫這些事件。這個學說被邏輯實證論者亨佩爾(C. Hempel)賦予更多有力的說法。



行動理論
action theory

心靈(mind)哲學的次領域,在倫理學中尤其重要,涉及事情發生在人身上和人的作為或促成事情的發生之間的區別。行動理論家會考慮動機、欲望、目標、思慮、決定、意向(intention)、嘗試、自由意志(free will,參閱free will problem)等議題。主要問題是意志問題,或者把意向與身體行動連結起來的東西--維根斯坦(L. Wittgenstein)的公式化陳述:「如果我從我把手臂舉起這件事減去我的手臂舉起這件事,還會剩下什麼?」




sheng

聖在英文中的意思,接近智者(sage),或宗教上的聖徒(saint)。中國人相信,有道德的人可藉由自我修養而獲得非凡、或超自然的能力,並且作為他人的榜樣。孔子用這個詞來指稱過去的模範君主。




wu

道家哲理的基本概念。「無」(英文意為不存在"Not-being")、「有」(英文意為存在"Being")、無名(英文意為無可名狀者"the Nameless")和「有名」(英文意為具有名稱者"the Named")是既彼此依存,而又相互孕生。「無」和「有」是的兩個面相。不存在並非意味毫無一物(nothingness),而是欠缺可感知的性質;老子的觀點是,不存在比存在(Being)更優越。虛無(the Void)在其自身即含藏所有的可能性。存在(Being)若沒有「無」,則甚至連存在(Being)亦缺少效力。根據學者何晏(死於西元249年)的看法,「無」超越名稱與形式,因此是絕對、完整自足,並能夠完成任何事。



靈智學
anthroposophy

相信人類智能可以達到精神世界的一種哲學。提出這種哲學的斯坦納(Rudolf Steiner)稱之為「神智學」(theosophy)。他認為存在著一個精神世界,純粹思維可以理解這個世界,但是只有人固有的靈智才能充分認識它。斯坦納認為強化思想能夠重新理解精神世界,因此他試圖培養不依靠感覺而認識精神事物的能力。為此他在1912年成立靈智學會(Anthroposophical Scoiety),現今以瑞士多爾納赫(Dornach)為總部,全球均設有分部。



啟蒙運動
Enlightenment

17和18世紀歐洲的一次思想運動,它把上帝、理性、自然、人類等各種概念綜合為一種世界觀,得到廣泛贊同,由此引起藝術、哲學及政治等方面的各種革命性的發展變化。啟蒙運動的思想重點是對理性的運用和讚揚。對啟蒙運動的思想家來說,一般承認的權威,無論是在科學或宗教方面,都要置於獨立自由的心智的深入探查之下。在科學和數學方面,邏輯歸納法和演繹法的應用,使一種嶄新的宇宙論點產生成為可能。為尋求合於理性的宗教而促使自然神論的產生;還有更為激進的理性運用的結果,如︰懷疑論無神論和唯物論(materialism)。啟蒙運動產生了心理學和倫理學上第一批非宗教化現代理論,由洛克霍布斯(Thomas Hobbes)等人提出,這些觀點導致各種激進的政治學說的產生。洛克、邊沁盧梭孟德斯鳩(Montesquieu)、伏爾泰傑佛遜都對獨斷專行的國家體制作過順乎潮流的批判,並根據天賦人權和政治民主構擬出一種更高級的社會組織形式。啟蒙運動所留下來最有價值的遺產是︰人類歷史是一部人類普遍進步的紀錄這樣一種信念。



利己主義
egoism

倫理學用語,指我們必須這麼做以提昇自身利益的原則。抱持這種態度的一大好處是避免道德與自身利益之間任何可能的衝突;如果我們追求自身利益是合理的,那麼道德的合理性也同樣清楚。倫理學利己主義(ethical egoism)的規範理論有別於心理學利己主義(psychological egoism)的描述理論。心理學利己主義是對人類動機的概括,也就是說,每個人總是這麼做以提昇自身的利益。



自我
ego

拉丁文,即「我」之意。精神分析理論中指的是以「自我」或「我」所做的精神體驗的部分,能記憶、評價和計畫,並以其他方式對周圍的自然和社會世界產生反應和行動。根據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說法,自我與原我(id,精神領域中無意識、本能的部分)、超我(superego,形成所謂的「良心」或社會道德標準的主觀意識)共存,包含人格的執行功能。自我與人格(personality)或軀體並非和平共存,它更像是整合人的這部分和其他面相,如記憶、想像、行為等。自我透過建立起所謂防衛機制而成為原我與超我的中介。



教育哲學
education, philosophy of

運用哲學方式於教育問題和爭論點上(如學習由何組成及可被教授的實體為何)。部分哲學家認為教育哲學應為教育論述提供理論根據、闡明論點,但建立教育價值判斷和實體目標絕不僅止於單純地分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