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

分析-綜合區別



分析-綜合區別
analytic-synthetic distinction

邏輯和知識論用語,指主題包含謂語的陳述(分析陳述)與主題不含謂語的陳述(綜合陳述)之間的區別。有些哲學家偏愛把否定會自我矛盾的所有陳述界定為分析陳述,而把綜合一語界定為「非分析」之意。這種區別由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中引進,在20世紀中期引起廣泛的爭議,特別是由奎因發出的反對觀點



無政府主義 (1840)
anarchism (1840)

政治理論的一種,堅持不需要也不歡迎所有的政權統治形式,鼓吹一種基於志願合作和個人、群體自由聯繫的社會。法國作家蒲魯東(P. J. Proudhon)在所著《什麼是財產?》(What is Property?, 1840)中第一次使用這個詞,一般學者公認他就是無政府主義運動的締造者。無政府主義者巴枯寧(Mikhail Bakunin)在「第一國際」(First International)會上與馬克思發生衝突,1872年第一國際解散,巴枯寧的追隨者繼續控制諸如西班牙、義大利等拉丁國家的工人組織。無政府主義者甚至認為要過渡到無政府的社會需要暴力革命,而不贊同政權自然轉移。無政府工團主義(anarcho-syndicalism)形成於1880年代末期,主張把工會當作工人階級直接行動的基礎,以癱瘓經濟和國家的大罷工為最高形式。19~20世紀無政府主義也鼓舞了英國新拉納克(New Lanark)和美國布魯克農場(Brook Farm)等實驗性團體的興起。1930年代法西斯主義壓制了無政府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革命式無政府主義喪失其舞台,被那些自由意志主義者和共產主義其他支派所取代。



儒家學說
Confucianism

西元前6世紀~西元前5世紀由孔子和隨後二千多年由中國人傳播的學術傳統與生活方式。雖然沒有組織為宗教,卻以類似宗教的方式深深影響了東亞人的心靈及政治生活。其中心思想是(人性、仁慈),符合禮(禮儀)、忠(忠於本性)、恕(互惠)、(孝道)者為善性。這些合而為(道德)。孟子荀子等人維繫了儒家學說,但一直到西元前2世紀董仲舒出現,儒家學說才開始影響深遠。當時儒家學說被視為漢朝的國教,《五經》則成為教育的核心。儘管有道教佛教的影響,儒家倫理卻一直對中國社會的道德面具有極大的影響。11世紀儒家思想復興,導致新儒學的誕生,並成為高麗李朝時期和日本江戶時期的一股思想主流。



阿拉伯哲學
Arabic philosophy
亦稱伊斯蘭哲學(Islamic philosophy)
9~12世紀阿拉伯哲學家的教誨,影響了中世紀歐洲的經院哲學。阿拉伯傳統把亞里斯多德主義(Aristotelianism)、新柏拉圖主義(Neoplatonism)與經由伊斯蘭教引進的其他思想結合起來。影響深遠的思想家有:波斯人金迪(al-Kindi)、法拉比(al-Farabi)、阿維森納(Avicenna)和西班牙人阿威羅伊,他們對亞里斯多德的詮釋被猶太思想家及基督教思想家採用。伊斯蘭教徒、基督教徒、猶太教徒加入了阿拉伯傳統,靠著哲學而非宗教的教條來區分彼此。當阿拉伯人支配西班牙時,阿拉伯哲學文獻被譯為希伯來文和拉丁文,這有助於近代歐洲哲學的發展。約同一時候在埃及,阿拉伯傳統由邁蒙尼德伊本‧赫勒敦(Ibn khaldun)加以發展。



伊本‧赫勒敦 (1332~1406)
Ibn Khaldun (1332~1406)

全名Abu Zayd Abd al-Rahman ibn Khaldun
阿拉伯歷史學家。出生於突尼斯,曾在突尼斯、非斯和格拉納達的統治者宮廷擔任官職,撰寫了他的傑作《歷史導論》,書中研究了社會性質和社會變遷,發展了一種最早的非宗教性的歷史哲學。他也寫了一部有關北非穆斯林的權威性歷史《訓誡書》。1382年前往開羅,被指派為教授和宗教法官。在帖木兒掠奪該城之前負責協調釋放市民,但1400年被帖木兒捉到大馬士革囚禁。他被視為中世紀最偉大的阿拉伯歷史學家。



法拉比 (878~950)
Farabi, al- (878~950)

全名Muhammad ibn Muhammad ibn Tarkhan ibn Uzalagh al-Farabi
拉丁名Alpharabius或Avennasar
中世紀伊斯蘭教偉大的哲學家之一。出生於突厥斯坦,他的父親可能是哈里發的一個貼身侍衛,幼年在巴格達長大。自西元942年起隨賽夫‧達夫拉親王任職,終其一生。法拉比的哲學思想受到當時巴格達學術界盛行的希臘哲學影響,尤其是亞里斯多德學說,認為人的理性優於天啟,宗教是用象徵的方法向他們灌輸真理。他像柏拉圖一樣認為哲學家的工作是指引人治國之道。著作超過一百多部,最有名的是《道德城市市民的理念》。



金迪 (800~870)
Kindi, al- (800~870)
全名Yakub ibn Ishaq al-Sabah al-Kindi
卒於西元870?年
第一位著名的伊斯蘭教哲學家。在伊朗馬蒙(al-Mamun)和穆阿台綏姆(al-Mutasim)兩位哈里發手下工作。是希臘哲學家們的第一個阿拉伯學生,他把重要的希臘著作翻譯成阿拉伯文,並試圖把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觀點納入一個新的體系中。他的一些短篇論文論及新柏拉圖主義所提出的一些哲學問題,還寫了270多篇有關占星術、印度算術、製劍以及烹飪方面的科學論文。



阿威羅伊 (1126~1198)
Averroës (1126~1198)
阿拉伯語作Ibn Rushd
全名Abu al-Walid Muhammad ibn Ahmad ibn Muhammad ibn Rushd
西班牙的阿拉伯哲學家。曾在哥多華、塞維爾和摩洛哥擔任法官和醫生。他對亞里斯多德的詮釋(通常用來反駁阿維森納的論點)由三部評注組成:(1)「小評注」,分析論文的簡短摘要;(2)「中評注」,解釋原文的字面意思;(3)「大評注」,更為高級和深刻的注解。阿威羅伊主要忠於亞里斯多德的思想,也結合柏羅丁的思想、伊斯蘭教超自然的神、宇宙造物主等特點,以及部分擷取希臘、阿拉伯人的哲學思想,而賦予亞里斯多德主義「原動力」。



阿維森納 (980~1037)
Avicenna (980~1037)
阿拉伯語作伊本‧西拿(Ibn Sina)
全名Abu Ali al-Husayn ibn Abd Allah ibn Sina
伊斯蘭教哲學和科學家,生於布哈拉(Bukhara,位於烏茲別克境內)。曾為幾位蘇丹的御醫,並兩度出任大臣。其著作《醫典》(Canon of Medicine)長期以來是醫學方面的權威之作。《治療論》(The Book of Healing)則是一部哲學和科學百科全書。其他作品包括《救世書》(The Book of Salvation)、《指導書》(The Book of Directives)和《評論集》(Remarks)。他的思想(特別是對亞里斯多德哲學的詮釋)對中世紀歐洲的經院哲學派影響很大,其中心思想在於上帝必須存在的觀念。



邁蒙尼德 (1135~1204)
Maimonides, Moses (1135~1204)

原名Moses ben Maimon
猶太哲學家、法學家和醫師。在伊斯蘭教統治下,他不得不祕密信奉他的信仰。為了獲得宗教自由,他定居埃及(1165),在那裡因醫術高明而成名,並成為薩拉丁蘇丹的御醫。二十三歲起開始編撰他的首部著作--用阿拉伯文撰寫的密西拿評註,十年後方才完成。其他著作有:關於猶太人法律的不朽巨作《密西拿律法書》(希伯來文);宗教哲學經典著作《迷途指津》(阿拉伯文),號召人們更理智地學習猶太教,並試圖將科學、哲學和宗教融合。他被認為是中世紀猶太教最偉大的知識分子。



先驗知識
a priori

知識論(epistemology)中,指與一切具體經驗無關的知識,與後驗的(a posteriori)(或說從經驗得來的)知識相對立。兩者均源自中世紀經院哲學家對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理念的辯論(參閱scholasticism)。它們現行的用法,由康德(Immanuel Kant)首創,他提出分析-綜合區別(analytic-synthetic distinction)來搭配先驗-後驗區別(a priori-a posteriori distinction),藉以定義其知識理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