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

歸納法問題



歸納法問題
induction, problem of

從一個普遍概念的已被觀察到之事例所具有的特性,推論出該概念的尚未被觀察到之事例,關於證明此一推論為合理的問題。舉例來說,如果我曾見過的翡翠都是綠色的,若說我過去的觀察並不全然導出(或演繹上蘊含)所有翡翠都是綠色的話,我有何資格推論所有翡翠都是綠色?我們能推論說從部分人口樣本的特性就是全部人口的特性嗎?一位品管工程師檢視由特定製造程序生產出的一組一百枚燈泡樣本,發現其中五枚有瑕疵,可能會結論說同一程序過去及將來生產的所有燈泡有5%的瑕疵品。為證明工程師的推論合理,必須滿足下述兩個判準:(一)樣本的取得是隨機的(亦即一百個燈泡一組的每一組被選來檢視的機率相同),(二)樣本的數量要夠大(就數學精確計算來說)。




直覺;直觀
intuition

在哲學上,指獲得那些並非或無法從推論或觀察得來之知識的能力。據此,既然直覺是被設想來解釋其他來源所不提供的那些知識,它就被認為是一種原初的、獨立的知識來源。關於一些必然真理與基本道德原則的知識,有時便以此方式解釋。康德使用直覺這一術語的意義,是指對個別實體(individual entities)的立即知覺;在這意義上,直覺(德語為Anschauung)可能是經驗的(例如對於感覺與料〔sense-data〕的意識),或是純粹的(例如對於先驗而作為所有經驗直覺之形式的時間與空間的意識)。斯賓諾莎柏格森認為,直覺乃是將世界認作一個互相聯繫之整體的具體知識,對比於經由科學與觀察而得的片段的、「抽象的」知識。



正義
justice



哲學上,關於一個人的功過(應受賞或受罰),跟降臨他/她身上或配予他/她的好事壞事,兩者之間的適當比例之概念。西方世界解釋正義概念時,幾乎都是以亞里斯多德對正義此一德行的討論為起點。亞里斯多德認為,正義的關鍵要素是以類似方式處理類似事例,這一觀點使得後來的思想家致力於釐清哪些相似點(需求、功績、天賦)與正義相關。亞里斯多德區分兩種正義,一是分配財富或其他物品的正義(分配的正義〔distributive justice〕),一是賠償(reparation)的正義,例如某人因做錯事而受罰(報應的正義〔retributive justice〕)。正義觀念也是正義國家(just state)觀念--政治哲學的一個中心概念--的基本成分。



多值邏輯
logic, many-valued

形式系統,在其中,合於規範的公式被解釋為能夠有經典的真或假二值以外的值。多值邏輯系統中合於規範之公式所具有的值的數量,從三個到無限多個。



邏輯哲學
logic, philosophy of

關於邏輯的性質與範圍的一般性哲學議題。邏輯哲學提出的議題範例如:「邏輯法則是基於實際世界的什麼特性而為真?」、「我們怎麼知道邏輯的真?」以及「邏輯法則能被經驗證明為假嗎?」關於邏輯主題的特徵,有各式不同說法,如思維法則、「正確推論的規則」、「有效論證的原則」、「某些所謂邏輯常項(logical constant)的使用」、「僅僅立基於所含詞語之意義的真理」,等等。



邏輯實證論
logical positivism

分析哲學早期的形式,啟發自休姆的思想、羅素懷德海的邏輯學以及維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叢》(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1921)。在1922年維也納大學的一個以石里克(Moritz Schlick, 1882~1936)為主題的研究小組中,此一學派正式成立,以維也納學圈之名在該校維持到1938年。它提出幾個革命性的論題:(一)一切有意義的論述,不是由(a)邏輯與數學的形式句子組成,就是由(b)專門科學的事實命題組成;(二)任何宣稱為事實的主張,唯有在有可能說該主張如何能被證實的情況下,該主張才有意義;(三)形上學主張,不屬上述(一)之中的任一類,乃是無意義的;以及(四)所有關於道德價值、美學價值或宗教價值的陳述,在科學上都是無法驗證的,因而是無意義的。



程朱學派
Cheng-Zhu school

中國新儒學的學派。此名稱得自於兩位領導該學派的思想家:程頤(另見程顥與程頤)與朱熹。程頤教導後學,想認識「理」(基本的原理),應該藉由演繹、歸納、研究歷史以及參與政治,來探索世上的萬事萬物。朱熹則認為,理智的探索為培養道德人格的關鍵。這個學派主宰中國近世的思想界,直到1911年的共和革命。



大學
Da xue

(英文的翻譯是:博大之學﹝Great Learning﹞)中國文獻中的一篇文本,咸信其作者為孔子與其門徒曾子。幾世紀以降,《大學》原本只是《禮記》(參閱Five Classics)的一章。當《大學》納入四書出版後,聲譽大增。這篇文章敘述,世界和平並非不可能達到,只要統治者先妥善治理自己的國家;但他必須先使其家門井然有序,才能達成這個目標;而治家又要求個人必須具備品德。朱熹在《大學》的序言中闡述,該篇文書是提供個人發展的途徑,指導每一個人培養良善、公正、得體與智慧。




de

(英文的翻譯是品德"virtue")在道家思想中,德是道的潛質,而道則存在於萬物之中;對儒家學說而言,德是內在的良善和得體合宜。在兩套體系中,德都被當作道的行動原則,因此也是生命或道德的原則。《道德經》將德描述成自我的軀體中無意識的運作,能夠與自然和諧共存。當人棄絕野心和爭論的心情,追求自然的生活,個人的德將可蓬勃發展,並將察覺到普遍於宇宙間之潛在的統一。



五經
Five Classics

五部與孔子有關的古代中國書籍。
兩千多年以來,五經在中國的社會、政府、文學與宗教中皆被尊為權威。中國學生在嘗試研讀五經之前,通常先從篇幅較短的四書讀起。五經分別為《易經》(變化之經典)、《書經》(歷史之經典)、《詩經》、《儀禮》和《春秋》(春、秋年鑑)。西元前136年起,當儒家學說成為官方的意識形態,從此開始傳授五經,直到20世紀初期為止。任何想在龐大的政府官僚體系裡謀求職位的學者,都必須精通這些文書。



四書
Four Books

古代的儒家文書,從西元1313年至1905年,在中國成為參加文官考試的基本教材。(參閱Chinese examination system)。四書可作為儒家學說的導論;傳統上,學子在研習較為艱深的五經之前,多先從四書著學。這四部文書是由朱熹所註釋,並合為一書,於西元1190年出版;這對儒家學說在中國的復甦頗有助益。這四部文書包括《大學》、《中庸》、《論語》以及《孟子》。《論語》一書據聞包含直接出自孔子的語錄,並被視為孔子之教誨的最可靠來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