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3日 星期日

勝論


勝論
Vaisheshika

印度六派正統哲學體系之一。奠基者是羯那陀(約2~3世紀左右)。11世紀與正理派合併,勝論派試圖確認、編定和區分呈現在人類感覺中的實體及其關係。它列出七個存在範疇。勝論體系堅持一種原子論的世界觀。世界的最小的、不可分的、不可毀滅的成分被叫做原子(「微」)。一切物體由地、水、火和風的原子組成。


烏托邦 (1850)
utopia socialism (1850)
19世紀中期政治及社會思想。承自歐文、傅立葉等改革者,烏托邦社會主義者汲取了早期的共產主義及社會主義思想。倡導者包括:勃朗,以工人受到控制的「社會工場」而聞名;諾伊斯,美國奧奈達社團的創立者。門諾會震顫派摩門教等宗教團體也嘗試過烏托邦聚落



功利主義 (1775~1801)
utilitarianism (1775~1801)

倫理學中的一個傳統。起源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哲學家兼經濟學家邊沁彌爾。其基本原則是︰一種行為如果有助於增進幸福,則為正確的;如果導致產生和幸福相反的東西,則為錯誤的。幸福不僅涉及行為的當事人,也涉及受該行為影響的每一個人。在功利主義者看來,不好的動機也可能做出好事。功利主義者將行為所產生的好的結果及壞的結果均包括在內。如果兩種行為的結果差別不大,則功利主義者認為它們之間的選擇不存在道德問題。彌爾認為︰只有當行為的結果具有重大意義時,則應當區分道德上的是或非。



共相
universal


知識論和邏輯中的一般用語或普通名詞,表示組合或分類的重新出現或原理。共相被看成一個實體,因而被認為提出了應把那種存在歸於一般名詞之指方的問題(例如,提出了除具體的紅東西外是否還有紅的?)。關於共相之地位的爭論始於柏拉圖認為形式或理念具有一種真正存在亞里斯多德則認為︰形式或共相僅存在於被人覺察到的殊相之「中」。儘管兩位都認為共相是實在的,但他們之間仍有差別︰柏拉圖的信念是「共相在事物之先」,亞里斯多德的信念是「共相在事物之中」。



統一的科學
unified science
亦作unity-of-science view
邏輯實證論哲學中的一種學說,這種學說認為一切科學都使用同樣的語言、規律和方法。使用共同語言,可能意味著一切科學名詞都可歸納為一套基本陳述或基本句子及都可歸併為物理學名詞。規律的統一意味著各種不同科學的規律皆從一套基本規律演繹而來。方法的統一意味著試驗或證實各種科學陳述的程序基本相同。統一科學運動是由維也納學圈興起的。特別與哲學家卡納普和諾伊拉特有關。統一科學論的一些說法仍為當代許多科學哲學家所贊同。



遞移律
transitive law

一種關係性質,陳述為:如果A與B有某種關係,B與C也有同樣的關係,則A與C之間也有相同關係。例如,相等性就是一種遞移關係。



思維 (1901)
thinking (1901)

亦作thought
用頭腦產生思想的過程,或對刺激作出符號性反應。思維的理論和思維過程主要集中在定向思維上,包括問題的求解。20世紀初,研究人員集中研究聯想。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格式塔心理學理論認為思維的要素是由經驗得出的各種模式的性質。如今,這些要素往往被看作是處理過程中的許多資訊片斷。



上帝正義論
theodicy

為上帝辯解,以上帝為正義,而設法調和上帝的聖善和正義與世上顯然存在的邪惡和災難之間的矛盾。多數這種辯解都是有神論的必要組成部分。根據多神論的觀點,這種矛盾被被解釋為邪惡是諸神之間意向的衝突。在一神論中,這種矛盾的解釋卻過於簡單,說法也不同。其中一些解釋認為,由神懷念創造的完美世界由於人類的違背行為或罪惡所擾亂;另一些解釋認為這是神在創造世界後逐漸衰亡的結果。然而通常神都是被認為是人間美好萬物的締造者,而人類卻是所有邪惡的始作俑者。



目的論
teleology

結果通過目的(希臘語為telos)來解釋實現的因果關係。目的論因此與有效因果關係有本質的不同。在有效因果關係中,結果取決於先在的事件。亞里斯多德的目的論認為,對任何事情的充分解釋必須考慮其最終原因,最終原因就是事情存在或產生的目的。和亞里斯多德一樣,許多哲學家將生態進程看作包含有指導性的目的。現代科學趨向於在調查中只尋求充分原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