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3日 星期日

工具主義


亦稱實驗主義(experimentalism)
杜威所提出的一種哲學。這種學說認為事物或觀念中最重要的是它作為行動工具的價值;一個觀念的真理在於它的效用性。杜威喜歡將其教育觀點所根據的哲學稱為工具主義或實驗主義而不願稱為實用主義。這一學派主張認識的展開不是為了思辨的或形上學的目的,而是為了達到成功的調節之實際目的。



意向性
intentionality

導向一個客體的屬性。意向性以各式不同心理現象呈現。譬如,一個人若對一個客體有情緒感覺,他就是對該客體有意向態度。其他對客體有意向態度之例是:尋找(looking for)、相信(believing in)與思及念及(thinking about)。意向態度也包括命題態度(propositional attitude)。意向性的一項特徵是「不存在」(inexistence):一個人可能在意向上關聯到一個不存在的客體。因此,一個人所尋找(且有意尋找)的對象可能並不存在,而且他或她所相信發生的事情可能完全不存在。另一項特徵是指涉不明(referential opacity):一個將意向狀態如實歸屬於某人的句子,當關於該意向客體的描述被另一描述所取代時,那個句子就變成錯的。假設我的筆是今年製造的第一百萬枝筆,所以「我的筆」跟「今年製造的第一百萬枝筆」有相同的指涉。我有可能是處於尋找我的筆的意向狀態下,而非處於尋找今年製造的第一百萬枝筆的意向狀態下;同樣的,我有可能相信這是我的筆,但不相信這是今年製造的第一百萬枝筆。



身心交感論
interactionism

精神哲學中,一種身-心二元論學說,主張心靈與身體儘管是分離的、有區別的實體,但都是互為因果地交相感應的。身心交感論者斷言,一個心理事件(例如,當某人想踢磚牆),便能夠成為一個身體行動(他用腳去踢牆)。反之,他的腳踢牆的身體事件也能夠成為他感覺到劇痛的心理事件的原因。笛卡兒給身心交感論作了經典式的陳述,但他對於交感如何發生,卻未作出令人滿意的說明。這個問題直接引來了馬勒伯朗士海林克斯所主張的機緣論以及其他身-心關係的學說--包括萊布尼茲主張身與心之間有一種上帝在創世時所預先設定的和諧的理論,以及斯賓諾莎的身和心是一個潛在本體的兩種屬性的單子論觀點。



愛奧尼亞哲學學派 (西元前600~西元前401)
Ionian school (600B.C.~401B.C.)

西元前6~西元前5世紀時希臘的哲學學派,包括泰利斯(Thales)、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赫拉克利特(Heracleitus)、安那克薩哥拉(Anaxagoras)、阿波羅尼亞的戴奧吉尼斯(Diogenes of Apollonia)、阿基勞斯(Archelaus)和希蓬(Hippon)。雖然他們最初的活動中心是愛奧尼亞,但他們各自的結論卻差別很大,因此不能說他們代表一個特定的哲學學派。不過他們共同關心的是用物質或物理的力來解釋現象,這使他們有別於後來的思想家。



日本哲學 (501)
Japanese philosophy (501)
自6世紀初以來,表現日本文化觀念的思想。日本哲學一般而言並不是本土性的,其思想家通常有技巧地吸收外國哲學範疇,再發展成自己的體系。日本有兩個主要思想流派,其中之一起源於佛教,因而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而且是玄奧的;另一個流派起源於儒家學說,因而基本上是一種道德哲學體系。自明治維新(1868)以後,西方哲學大量引入。最初是英美哲學占優勢,可是到了20世紀,德國哲學的影響越來越大。主要的日本哲學家都深受德國觀念論現象學存在主義的影響。為了區別西方哲學和佛教、中國的思想,創造了「哲學」(tetsugaku)一詞,現在已普遍使用




沒有留言: